王学进:体育培训低龄化令人忧
健康体魄从娃娃抓起的观点,如今越来越受家长们重视,然而不考虑实际情况,盲目跟风报各类培训班(课程)所发生的悲剧事件近几年时有发生。如河南一名5岁女孩训练中伤了脊柱面临终身残疾。记者调查发现,宁波家长大多愿把小孩送到篮球和足球培训班培训。(3月1日《现代金报》)
说实话,我对儿童体育培训并不感冒。较之其他培训,我更欣赏体育培训。但从报道情况看,发现体育培训与其他学科培训一样,存在很多问题。不说市场问题,因为日前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已着手整顿教育培训市场;单从受训方来说,窃以为家长们在小孩的体育培训理念上出现了偏差,即盲目跟风,将屁大孩子送去进行篮球、足球培训。
学龄前儿童也即三四岁、五六岁大的幼童,乳臭未干,小脑袋还没篮球大,跑跳能力极其有限,更谈不上自我保护能力,也没有团队意识,能玩得转篮球和足球吗?在诸多运动项目中,篮球和足球的对抗强度算大的,即使专业运动员也经常会遭遇撞伤、磕伤什么的,更何况生理发育远未成熟的幼童。在培训中一旦发生碰撞导致儿童伤残,教练怎么办?家长怎么办?孩子怎么办?
孩子上培训班,也要讲如何赢在起跑线,这样的认知谬误误导了很多家长。与学科教育根本不存在起跑线一样,体育培训也没有起跑线。可一些家长偏不这么认为,眼看别人家小孩从6岁开始踢足球了,就心急慌忙地把5岁孩子送去进行足球培训,有的家长甚至把4岁、3岁的小孩都送去培训足球了。其实,这是典型的揠苗助长,与对幼儿园孩子进行小学教育一样,有害无益。
有些家长脑子进水,认为现在国家正在大力振兴校园足球,孩子足球踢得好,说不定到时候评优、升学用得着。其实,国家体育总局等部委颁布的《青少年体育“十三五”规划》、《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以及江苏等省出台的振兴校园足球计划和纲要,针对的都是青少年,并没有将学龄前儿童纳入“振兴”之列。因为,学龄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远未发育成熟,根本不适合从事激烈的篮球和足球运动。
即便在美国这样的体育运动高度发达的国家,专家们也纷纷表达了对近年来参加专业体育训练的美国儿童呈现低龄化趋向的担忧。过去,美国孩子一般是到8岁才开始加入体育组织。而如今,越来越多三四岁的孩子被父母送去踢足球、打篮球、玩儿童棒球。有的培训机构甚至开办了一岁半儿童班。中国不约而同跟上了美国的趋势,这可不好。许多运动专家和儿童发展心理学家都认为,过早让儿童参与有组织的体育训练,过早地将竞争理念灌输给他们,可能会给孩子造成过大压力,影响他们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最后忠告一句,送孩子去进行体育培训没错,但一定要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身体特点出发,选择最适合他们的运动项目,切忌盲目跟风,将运动年龄压至最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