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学进:打击海关腐败窝案不能指望海关自己

(2014-11-19 08:33:38)
标签:

股票

王学进:打击海关腐败窝案不能指望海关自己

 

日前,一场突击行动,办案人员在深圳沙头角海关旅检四科办公室当场查获108万元,多个信封注明分账“清单”。走私车辆按次收费,小轿车1200元/次、商务车1500元/次,海关关员每人每月受贿至少几万元。当街装车,旁若无人,走私在社区居民中已成“公开的秘密”,监察部门却表示“毫不知情”。(11月18日新华网)

按次收费、明码标价;“管理科学”、按岗分赃;“严明”管理、利益分明;建立清单、定期结账,如此“管理科学”的腐败链条已足够令人惊讶的了;但更加令人惊讶的是,深圳海关监察部门竟然表示,对关员参与走私“毫不知情”,直至旅检四科被一窝端才“恍然大悟”。

   真的“毫不知情”吗?海关“守门人”已沦落为“放水人”,沙头角中英街反成走私通道,他们“毫不知情”;当地社区居民不断反映,不断举报,他们仍“毫不知情”。不过报道中的一句话,“举报往往石沉大海,举报电话则成通风报信工具”却泄露了秘密:“毫不知情”有假,不敢查才是真。

    对于发生在眼皮底下的本系统腐败窝案,深圳海关监察部门不闻不问,案发后,还装出一副“毫不知情”的样子,太令人失望了。无论他们装出一副多么无辜的样子,都难逃失职渎职的嫌疑,理应受到舆论谴责和上级纪检监察部门的追责。

  联系今年8月25日《南方都市报》报道的深圳皇岗海关涉嫌放纵走私,8名科级干部被查一案发现,同为腐败窝案,该案与上述腐败窝案极为相似,海关人员按每辆车收黑钱,收到的黑钱则按照职位高低、是否值班等进行分配。且这样的内外勾结走私的情况,已经自成系统,形成一条“管理科学”的腐败链条。

尤其相似的是,皇岗海关的腐败窝案早已存在,但长期未被揭发。后这一窝案由2012年6月的一宗珠宝走私案而发,随后皇岗海关缉私部门介入调查。但奇怪的是,作为缉私专业队伍,皇岗海关缉私部门在长达一年半的审查处置案件过程中,居然没发现案件中的猫腻,直到外部力量介入后,才发现这起腐败窝案。

 在没掌握证据之前,我不敢妄说海关内部监察部门与涉案部门结成利益联盟,但海关腐败窝案的多发以及腐败现象历时日久却得不到及时查处表明,海关内部的监察程序已经明显处于失效状态,几成聋子的耳朵——成为了摆设。

我检索了一下,2001年至今,为了防范海关执法和廉政风险,海关总署先后发布了《海关系统反腐败抓源头工作实施办法》、《海关大监管体系建设方案(试行)》和《〈海关大监管体系建设方案(试行)〉任务分解》的通知,强调同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和大监管体系建设,做到推进改革与防控风险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同步评估,真正实现反腐倡廉建设与海关业务建设和队伍建设的深度融合,但实行效果并不见好。原因在于海关内部的监察程序已处于失效状态,形同虚设。深圳海关监察部门“毫不知情”的表态再次佐证了这点。

 鉴于海关系统腐败案日益多发的现状和趋势,建议海关总署在完善内部反腐机制的同时,必须引入外部反腐力量,畅通群众举报渠道,开通网络检举平台,组建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及媒体参与的监督小组,加强与地方纪检监察部门的合作,将海关的反腐工作不断推向深入,把好国门关,让“守门人”不再沦为“放水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