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学进
王学进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4,360
  • 关注人气:11,25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学进:校车成“公厕”,谁之责

(2014-08-29 08:28:31)

王学进:校车成“公厕”,谁之责

 

浙江温岭市城西街道有个芷胜庄村,其空地上齐刷刷停了52辆崭新校车,而且一停就是近1年。这批校车是安徽驻台州商会投资约2000万元购置的,原本计划在温岭成立一家校车公司,以解决民工子弟学校学生接送难题,也不求盈利。但因为没获得温岭市教育局许可,长期废置在这里,结果成了一些人解决内急的“公厕”。(8月28日新华网)

照片显示,这些都是标准的“长鼻子”校车,安全性能极高,是多少地方梦寐以求的“宝贝”。但在温岭,它们竟成了一堆不值钱的废铁甚至是“公厕”,让人好不痛心。可惜啊!

请问温岭市教育局,你们怎忍心让这么好的校车成为“公厕”?且听教育局安全管理科王科长的解释,他说,“经排查,温岭14家民工子弟学校中,9家已有自己的校车,其余的也基本都认为不需要添置。”王科长表示,这其中还有一个原因:当地近年重新划分学区后,学生的交通半径减小,对校车的依赖程度也相应减弱。这就是教育局不批发许可证的原因。

果真如此吗?未必。我从相关媒体报道中获悉,温岭市的校车并未到饱和状态。据2012年2月11日《青年时报》报道,温岭高桥小学刚开学就遇到了租用的校车停开的烦心事。与当地很多学校一样,高桥小学也是家长和当地公交公司达成协议,租用公交车来接送孩子,但因为接送车条件跟不上,这学期停用了。另据2012年3月3日温岭人大网报道,郑玲华代表在市两会上提出,“我市现在报批过的接送车共有40多辆,接送率达30%-40%。为了扩大办校规模,跨区招生、黑车接送、超载等成了不少学校的必用手段,尤其是一些民工子弟学校,我就曾经看到一辆民工子弟学校的校车里装了82名学生。政府应坚决取缔不合格黑车,强制拟定学校招生范围,避免跨区招生,同时及时添置合格校车。”另据温岭市教育局一位副局长透露,截止当年,温岭市符合标准、报批过的接送车,一共有41辆,而整个温岭市共有20万名中小学生。

 其实,不仅民工子弟学校缺乏标准校车,就连温岭中学这样的公办高中也存在校车危机。去年年初刚开学,公交公司就取消了接送该校学生上下学的业务,原因是相关部门对公交公司进行考核,要求公交车必须在原先规定的线路上运行,让全校师生叫苦不迭。(2013年3月5日台州在线)可见,王科长以校车已满足需要为由拒绝安徽驻台州商会的申请站不住脚。

因此,我无论如何不理解,温岭市教育局为何不准许这52辆标准校车开展业务,会如此绝情地拒绝送上门来的好意。希望教育局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近年来不断发生的校车惨剧,一次次刺激国人的神经,社会各界大声疾呼,政府要加大购置校车投入,尽可能给中小学配齐配足标准校车,加强校车安全管理。国务院也于前年公布了《校车安全管理条例》,提出国家建立多渠道筹措校车经费的机制,并通过财政资助、税收优惠、鼓励社会捐赠等多种方式,按照规定支持使用校车接送学生的服务。对照《条例》制定的校车使用许可相关规定,温岭市教育局没理由拒绝商会的申请。

 显然,52辆崭新的“长鼻子”校车落到今天的尴尬境地,责任在教育局。

幸亏这一年内温岭没发生校车事故,不然的话,教育局就更不好向公众交代:为何好端端的标准校车弃之不用,却容忍不合格的校车超载运行?不要心存侥幸,趁悲剧尚未发生之前,教育局赶紧会同商会、学校及交管部门,尽快制定如何处置这52辆校车的方案,让它们早日投入运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