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医疗企业竞相赞助学术会议不是好事情
(2014-07-02 08:43:08)
标签:
财经 |
王学进:医疗企业竞相赞助学术会议不是好事情
6月25日,审计署发布的报告揭开了医药领域又一“黑洞”:中华医学会在2012-2013年召开的160个学术会议中,用广告展位、医生通讯录和注册信息等作为回报,以20万元至100万元价格公开标注不同等级的赞助商资格,收取医药企业赞助8.2亿元。(7月1日中国经济周刊)
作为一家公益性的、非营利性法人社团,中华医学会两年间单靠组织召开学术会议就敛财8.2亿元,在我等外人看来,此事太不正常了;但一家外资药企市场部经理张扬(化名)辩解说,“中华医学会两年拿到8.2亿元赞助费真心不算多!”意思是他们完全可以通过多召开几个会议收取更多的赞助费。其观点代表了业内共识。为投其所好,中华医学会计划在2014年召开350多个学术会议,差不多每天一个,这总该满足药企的要求了吧?
一般而言,企业最烦被人拉赞助,但药企非常愿意为中华医学会召开的学术会议提供赞助。你道为何?难道药企真是冲着学术去吗?不是的。他们是“真心”想把企业刚研发生产出来的新药品、新医药器材等借助会议平台推向市场。所谓的赞助费其实就是广告费。
这笔钱药企愿意出。因为一旦本企业的新药品、新器械被专家学者和各地来的主管领导看中,就意味着能够进入临床应用,打开了销售渠道。故诸多大中型药企往往不惜血本,心甘情愿为某次学术会议送去赞助。而小的药企即使想赞助也轮不到。
对中华医学会而言,赞助多多益善,管其赞助的动机如何。于是乎,来者不拒。广告展位容不下,扶梯、天井、餐厅、通往宴会厅的连廊入口处都成了接受广告赞助的地方。甚而连代表胸卡、会议本和笔、会议用包、矿泉水、班车都可以做广告,就连茶歇区也可以放置带有公司标志的欢迎牌。一些美其名曰的“温馨小提示”也被利用得淋漓尽致,比如企业在会议期间通过短信平台,面向所有参会代表发送会务通知(70字符以内),每条8000元。
新浪微博实名认证的北京正安中医骨伤科专家罗炳翔在微博上说,一直感觉当今中国许多神乎其神的、脍炙人口的、费用高昂的、新手术新药品新仪器,多是通过“医学学术会议”普及推广给广大基层医院一线医生,推广过程就是一个洗脑过程,直到医生们终于认可并如火如荼应用于患者。假如推广过程确实经过专家学者的“学术”鉴定,经得起医药科学的检验,那没话说;如果是凭借拉关系、送钱送物等非法手段拿到应用推广证书的,后果堪虞。
因此,我真心希望此类“医学学术会议”少开几个,要开,也须解决几个问题:一是先把8.2亿元的去向交代清楚,以此为中华医学会的非营利性质正名;二是杜绝场内外的利益输送,不得以任何方式承诺提供对医生的处方行为产生不正当影响的任何利益;三是突出会议的科研主题,压缩社会活动时间;四是主管单位要对所属协会召开的学术会议进行监管,严控会议的次数和质量,减少不规范操作的空间,力求使会议开得明明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