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美国名校为何青睐爱吃泡面的考生
但人家老美不这么看。首先招生官认为,王同学足够坦诚,在其他考生忙于炫耀自己在音乐、体育、社会交际等方面的特长和兴趣时,他有勇气坦承自己的不良爱好。其次认定他有很强的好奇心,非要把亚洲各国好吃的泡面都尝个遍。再次认准他的狂热必将能成就他优异的学业。最后鼓励他将这一爱好坚持到底,意思就是希望他把这种一以贯之、持之以恒的精神移植到学术研究以及其他方面,成就一番事业。
不仅如此,人家老美更看重的是,王同学吃泡面的兴趣爱好不是课堂里培养出来的,也不是家长刻意培养出来的,而是在没受外力强制影响下自由生成的,因而合乎人的天性,体现了个性的本质特点。反观我国学生各色各样的兴趣、爱好、特长,哪一样不是在课堂里、家庭里被老师、家长“培养”起来的?很多爱好、特长其实就是应试教育的产物,是作为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敲门砖”来使用的,待学生长大后走上社会,所谓爱好、兴趣也就完蛋了。
人家老美鬼灵精着呢!他们看多了申请文书上大同小异的兴趣爱好,知道这些兴趣爱好是怎么培养出来的,有多么不靠谱,所以不感兴趣。而王同学的兴趣爱好自然质朴、清新可人,比新加坡泡面还好吃,因此爱好标新立异的招生官一眼就看中了。其他考生妒忌也没用。
这则招生逸事有很多看点,我不想就此全方位评述中美教育理念的差异,只是想提醒老师和家长一句:尊重孩子的天性,不要用硬揿牛头喝水的强制方式去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同时,要善待孩子自然生成的兴趣爱好,哪怕在我们看来有点不良的兴趣爱好,也不能扼杀,而是要加以鼓励引导,将兴趣爱好坚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