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处置塑化剂事件当向台湾学习
近日,21世纪网曝光了酒鬼酒中的塑化剂含量超标高达260%的消息后,中国酒业协会19日在官网上发布了一则声明,称白酒产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剂成分。其中高档白酒含量较高,低档白酒含量较低。同时声明,某些媒体在缺乏依据的情况下就断言白酒产品塑化剂超标,这种做法是不负责任的行为,中酒协对此“表示强烈不满”。(11月20日《新京报》)
在此,我这个酒鬼先要对21世纪网说声谢谢!谢谢你们率先曝光了白酒含塑化剂的秘密。看来,“无上妙品”并不妙,所有高档白酒原来与含有三聚氰胺奶粉一样毒,不,要毒20倍。这可不是网上流传的胡说八道,而是21世纪网将4
瓶酒鬼酒送天祥集团做白酒塑化剂检测后得出的权威结论,——此前,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以没有酒鬼酒公司开具的带有公章的检测介绍信为名拒绝检测,够官僚吧?
可不知中酒协气从何来,竟声称某些媒体(实指21世纪网)“不负责任”,请问,到底是谁“不负责任”?早在17个月前,在台湾爆出塑化剂事件后,中酒协就获知白酒普遍含有塑化剂,并采取了一些限制措施,但是却未将相关情况公诸于众。这是不是对消费者健康的不负责?待媒体曝光后,中酒协不但不认错,反而指责媒体不负责,并且给出了更加不负责任的解释。一方面承认所有白酒都含塑化剂,一方面声称,国产白酒塑化剂含量远远低于国外相关食品标准中对塑化剂含量指标的规定,塑料制品(设备)在白酒产品生产过程中,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已使用近40年,未出现因塑化剂致病案例。
这样的说辞太搞笑了。迄今为止,中国尚未出台白酒产品塑化剂含量的指标,也从未有过此类检测项目,你中酒协凭什么认定国产白酒塑化剂含量要远比国外低。你中酒协40年来从未对我等酒鬼的生殖器长短进行过检测,又焉知没出现因塑化剂致病案例?
不负责任的解释尚不会致命,可怕的是职能部门的不作为。虽然酒鬼酒事件仍在发酵之中,但从相关部门的表现中,我吃惊地发现,塑化剂事件的处置走向仍然沿袭了查处有毒食品事件的老路。无论是三聚氰胺奶粉、化学火锅底料,还是瘦肉精火腿肠和染色馒头等有毒食品,均不是检测部门发现的,而是首先通过媒体的监督曝光的,然后由专家或行业协会出面解释“澄清”,地方政府则急于隐瞒真相,等事情闹大后,上级部门下达了彻查指示,职能部门才开始认真查处。现在,尚未见上级部门就塑化剂事件表态,但等到舆情汹涌后,一定会表态的。仅就这点,也可见政府部门反应的滞后。
在这点上,我们要向台湾学习。综观台湾处置塑化剂事件的经验,有三点值得学习:一是食品检验检测极其严格,检测人员工作极其认真,不像大陆,多数有毒食品都是率先由媒体监督曝光,台湾塑化剂食品案首先是一位杨姓检验员在对例行稽查的益生菌食品做检验时发现的;二是信息全面公开,不隐瞒也不捂盖子。自案发那天起,台“食品药物管理局”官网每天公布问题厂商名单和产品追查进度,供民众参考,相关“部会”也及时通过媒体向民众公布事件发展进程。三是争分夺秒,与生命抢时间。23日,台“卫生署食品药物管理局”首次发现塑化剂DEHP后,下架、追查、善后整个反应链条就开始敏捷迅速地运转起来,当天深夜便紧急通报世界卫生组织及通过两岸食品安全协议窗口通知大陆,其反应之快令人瞠目。
酒鬼酒含塑化剂已经露出了白酒行业塑化剂问题的冰山一角,而这又恰恰暴露出整个食品行业中塑化剂问题的冰山一角,如认真检测查处,问题可能比台湾更严重,惟愿政府能像查处三聚氰胺奶粉那样,借鉴台湾经验,迅速果断查处白酒产品中的塑化剂问题,然后扩大到对大众食品的普查中去,让民众免遭塑化剂的毒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