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给“孔融让梨我不让”打叉的价值判断很危险
(2012-04-19 11:38:13)
标签:
杂谈 |
王学进:给“孔融让梨我不让”打叉的价值判断很危险
在此,我想引用一则美国版的“孔融让梨”故事,来说明后果的严重性。有名正在服役的罪犯给一位心理学家写了一封信: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的大小不同,我一眼就看见中间的又红又大的,别提多想得到了。妈妈把苹果放在桌上,问我和弟弟:“你们想要哪个呀?”我刚想说要最大最红的那个,没想到弟弟抢先一步把这话说了出来。妈妈听后瞪了弟弟一眼,责备他:“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总想着自己。”一听到这个话,我马上转过弯来了,改口对妈妈说:“妈妈,我想要最小的,把大的留给弟弟吧。”妈妈听了很高兴,就把那个大苹果“奖”给了我。从此我知道了,要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不能直接说出来,要学会说谎。以后我学会了打架、偷、抢,只要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不择手段。直到现在我被送进了监狱。
这位美国妈妈犯了与中国大人同样的错误:从小就用圣人的标准要求孩子克己礼让,教育孩子为了获得大人称赞需要违背天性和转让权利,其结果是非但成不了圣人,反而学会说谎的本领,直至如这位美国人那样走上犯罪道路。颇具讽刺意义的是,即便孔融最终也没成为圣人,长大后,他抛妻弃子,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
孔融让梨那是孔融的事,我让不让则是我的权利,任谁也不能强迫。而我们的学校教育则将孔融的意志强加给所有学生,将其故事当做不容争辩的道德命题来框范学生的道德行为,这既不符合教育规律,也是对学生独立人格和意志的扼杀。这样扭曲的教育价值观如得不到清算和纠正,则教育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