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学进:企业为何要替员工尽孝

(2012-03-28 16:43:01)
标签:

杂谈

王学进:企业为何要替员工尽孝

 

自2007年开始,山东滨州一公司给员工父母按月发“工资”,少则200,多则500元,代替员工尽孝道。截至目前已发放近5000万元“孝工资”。(3月28日《齐鲁晚报》)

羊毛到底是否出在羊身上,即“孝工资”是否系员工工资福利的一部分,不得而知。报道说是该部分资金完全由公司独立承担,与员工工资待遇完全分开。此说无法求证,因为这家公司连名称都不愿披露(估计是不让媒体报道的吧)。

假如“孝工资”本属员工的工资待遇,公司只不过假借一个动听的由头转发给员工父母,则纯属忽悠,即忽悠员工,也忽悠了员工父母,不可谓孝;假如单列一个“孝工资”只为逃税,——根据规定,这种支出是企业不能在税前抵扣的,故我国现行税法不支持,则对国家不可谓忠。

还有一点我怎么也想不通,该公司咋会想到要替员工尽孝。按“孝”的字形解释,字形从老省即“耂”,表示长者老人;从子,在老之下。其本义是子女顺从侍奉老者长辈的意思。所以说,“孝”行为从来都是发生在个体与个体之间,即子女孝敬父母,“孝子”之说就是这么来的。从未听说“孝”行为是发生在组织与组织之间或者组织与个体之间。谁曾听说“孝公司”来着?如是,则“孝”字要改为从公了。说某公司有孝心,在替员工发“孝工资”,于理不通。

   尽管发“孝工资”会起到某些积极作用,正如该企业一味负责人所说,“让员工工作得更‘舒心’,让员工父母更‘放心’”,但不能不说的是,此举暗含着这样的推论:员工大抵是不愿尽孝心的,他们舍不得从工资奖金中拿出几百元钱给父母,所以只好由公司代劳了。事实果真如此吗?未必吧。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既然已被公司认为不孝,那些愿意尽孝的员工也懒得孝敬父母了,何必按月给父母寄钱呢?如此,该负责人所说的“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这里得到了发扬光大”,岂非成了一句反话。

   说实在的,“孝工资”有点不伦不类,不值得其他企业效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