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福布斯是否在矬子里面选长子
(2011-11-29 10:57:30)
标签:
杂谈 |
王学进:福布斯是否在矬子里面选长子
11月28日《福布斯》中文版发布“中国慈善基金会榜”,该榜单以透明度为主要评价标准,中国红基会位列前三。该榜单引发了广泛争议。(11月29日《新京报》)
争议的焦点集中在这点上:红会都排第三,其他的就更不能信了。意思是福布斯是在矬子里面选长子。果真如此吗?
且听《福布斯》中文版总编周健工对此的回应,他说,在“郭美美事件”之后,红基会在信息披露和透明度方面改进较大,这也是其上榜的原因之一。例如,红基会推出的“捐赠信息发布平台”。言下之意是,红基会此前确实在信息披露和透明度方面做得不好,而今有进步了,虽然进步不是很明显,因为红基会推出的“捐赠信息发布平台”“尚有瑕疵”。如此看来,网友所言确实不差:福布斯公布的这个榜单门槛确实很低,红基会名列三甲只能说明福布斯是在矬子里面选长子。
不错,相比国内其他的公募基金和非公募基金,入榜的可算是长子,但比起国外的同类组织,它们仍然是矬子。不说公募基金,就以非公募基金来说,总体而言,信息披露工作做得并不好。去年11月4日《新京报》在一篇题为《我国非公募基金会透明度堪忧》的报道中,援引《中国非公募基金会信息披露指南》的调查结论,称,一项对65家非公募基金会信息披露的调查显示,完整披露运营行为及核心信息的仅占9%。同日《人民日报》也报道了非公募基金存在“信息披露不够,缺少公众监督”的问题,反映了目前非公募基金会的一种“钱是谁找来的,谁就说了算”的状态。
因此说,此番《福布斯》发布的“中国慈善基金会榜”,与其说是对上榜单位的表彰,不如说是对所有公募和非公募基金会的鞭策,旨在警示它们,唯有增强基金会信息披露的法律意识,完善整个行业的自律机制,制定规范有效的信息披露标准,引入第三方即民间监督和评估机制,建立长期有效的信息披露平台,将基金会做成“玻璃口袋”,方能赢得公众信任,壮大中国的慈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