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学进:送环卫工人出国学习实乃政治噱头

(2011-11-28 14:56:37)
标签:

杂谈

王学进:送环卫工人出国学习实乃政治噱头

 

   宜宾市继去年组织61名环卫工人赴港澳考察后, 日前再次选拔70名曾受到省、市表彰的优秀环卫工人分4批前往新加坡考察学习,他们将通过参观、访问的形式,了解新加坡先进的环卫作业和管理经验。经费全由政府埋单。(11月28日《人民日报》)

如果此举正如宜宾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办负责人所说,主要是为了营造社会各界关心爱护环卫工人的一种良好氛围,则无可厚非;如果是为提高城市环境管理的水平,则不靠谱。

环卫工人当然需要学习,但未必要送他们去港澳和新加坡学习。他们毕竟是一线工人,职责是把大街扫干净,而不是学习人家先进的城市管理经验,因为那不是他们的职权范围。如两度成为幸运儿的曾蓉说起港澳考察所得:香港对于在公众场所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行为,实施了定额罚款制度,环卫设备十分先进,就不是她所能决定的,那得由领导说了算。所以说,这样的考察并无多大实际意义。

这么说,我并不是贬低环卫工人的劳动。扫地看似简单,实则也是一门学问。“扫地也要扫出个样子来。”这是全国劳动模范、宁波市环卫工人徐辉的一句名言。可见,扫地的学问大着呢。就是这位徐辉,根据其扫地经验创作了小册子《扫地经》,里面收集了很多扫地方法。譬如,雨天扫地要用旧扫帚扫,因为雨天常常会有积水,用新扫帚阻力大,用旧扫帚阻力小;遇有风的天气,将扫成一小堆的垃圾推至止口边上,就不容易被风吹跑;冬天扫雪,主攻人多的地方;春秋时节树叶多,从人行道上往下扫……此类经验很多,当地环保部门将其称之为“徐式扫地法”。

 “徐式扫地法”并非舶来品,徐辉也没出过国,完全是他在扫地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土办法,虽说不上多么先进,但管用实在。论徐辉所获荣誉之多、级别之高,恐非宜宾市这70名环卫工人所能及,但我没听说,宁波当局送他去出国学习考察了,只知道,宁波市环卫协会08年10月为其举行了“徐式扫地法研讨会”。为使人们更加容易接受,有关部门还根据“徐式扫地法”拍摄制作成一个电视短片。如今“徐式扫地法”已在宁波市环卫系统中全面推广。

老实说,真要论扫地功,新加坡的环卫工人未必及得上徐辉。单论扫地,窃以为宜宾市没必要送环卫工人去新加坡取经,还不如请徐辉去宜宾给全体环卫工人讲讲他的扫地经,或者人手一册给他们发一本《扫地经》。如存心想学习新加坡管理城市的经验,那干脆送官员去算了,何必这样遮遮掩掩呢。

不过,自今年8月《南方都市报》曝光了宜宾市常务副市长徐进自称“去过60多个国家”的消息引爆网络后,估计当地官员再不敢堂而皇之借考察洋经为名去国外观光旅游了。这才有了送环卫工人出国学习的新花招,以示出国机会人人均等,在宜宾,并非只有官员才有出国权利。当然,相比扫地的,当官的更有必要出国学习。而今是,在宜宾,连扫大街的都能一次二次出国考察,我做市长、副市长的考察60个国家又哪能算多呢?如此一来,就为今后宜宾的大小领导出国考察扫清了舆论障碍,大可以名正言顺、堂而皇之去西天取经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