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学进:老师要儿子提供假就业协议,老爸同意吗

(2011-11-22 11:08:40)
标签:

杂谈

王学进:老师要儿子提供假就业协议,老爸同意吗

 

儿子今年大学毕业,想继续深造,故没找工作。有一天,他告诉我,大学老师要他提供一份就业协议,需要用工单位和当地劳动部门盖章,希望其在一周内寄给他。儿子说他要考研,没找工作,老师说没关系,只要按他说的做就是,说是帮他一个忙。儿子问我怎么办?

有关高校就业率造假的新闻早有耳闻,想不到这样的事摊到自己头上了。我沉吟一会说,爸爸是时评写手,一向对造假现象深恶痛绝,不能因为有求于你的是老师,就答应为其提供假就业协议。“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在原则问题上不能让步。儿子最后拒绝了老师的要求。

此事深深地刺激了我,深感当今大学校园的造假之风是何等严重。我体谅老师,他们也是迫于校方的压力,不得已而为之;自然,校方也有苦衷,如不想方设法提高当年的就业率,就通不过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绩效考核,甚至会影响到专业的设置及学校的命运。不信请看教育部21日下发的《关于做好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育部表示,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11月22日《新京报》)看来,教育部还真迷信毕业就业率的文字游戏了。

如果此规定得以执行,其最大的危害不仅会进一步削弱和动摇现已岌岌可危的基础性教育课程和专业,更会加剧高校毕业就业率的造假之风。没有哪所高校会愿意因为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而调减某专业的招生计划直至停招,这样会直接影响到教育经费的投入和教育资源的配置,因而当高校发现某专业面临停招危险时,自然会千方百计保证其就业率不低于60%的基准线,这样,势必促成造假之风越演越烈。这无异于用行政手段鼓励高校在毕业就业率上造假。

这样一来,就会进一步放大就业率造假带来的一系列危害。

其一毒化大学风气,戕害学生心灵。在围绕要不要为老师提供假就业协议的问题上,我感慨道:想不到儿子在大学接受的最后一课竟然是造假。这令我这个从事了半辈子中学教育的老师伤心不已。

其二进一步固化当前高等教育体制的行政化倾向。就业率造假之风之所以越演越烈,根源在于教育行政部门掌握了考核高校的行政大权,将就业率作为考核高校领导政绩的主要依据之一,迫使各高校在如何提高就业率问题上做假文章。如今又将考核标准细化到60%的生死线上,等于进一步勒紧了高校自主办学的脖颈,失去的将是更多的办学自主权。      

其三加剧高校之间的恶性竞争。就业率高低体现的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就业率高的高校意味着能招到更多的优质生源,争取到更多的办学经费,因此,在就业率问题上,谁都不愿甘居人下,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直至出现了90%以上的就业率。“高校之间攀比就业率,实际上就是在争夺生源。”(某高校招生就业办的负责人如是说)问题是这种攀比是建立在虚假的就业率数据上,故它是恶性竞争,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果:造假者名利双收,不愿造假的高校,则面临某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的危险。

窃以为,教育部在没解决好就业率造假问题之际,出台上述规定实为不智,万望权衡再三,再做决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