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北京工商局应该向张皓小同学道歉
就读于北京西城阜外一小的六年级学生张皓,近日,在中国农业大学微生物实验室高瑞芳博士指导下,通过“暗室中紫外线条件照射观察荧光”的实验方法,检测出市场上的鲜蘑菇超九成都被荧光增白剂污染,对此,北京工商局有关人士表示,张皓的实验及调查结果“不具科学性”。(11月30日《新京报》)
张皓小同学是好样的,他做到了大人做不到的事情,每一个大人应该向他表示感谢和敬意。但出乎意料,北京工商局的这位人士竟说其实验及调查结果“不具科学性”。我不知道他的表态是否代表了工商局的意见,如是,则北京工商局必须向小张皓道歉!
那么,张皓的实验到底科学不科学呢?高瑞芳博士说了,该调查“可信度100%”。相信谁呢?我敢肯定,公众100%相信高博士的话。但我们是否只需把该工商干部的表示当屁话听过算了呢?万万不可。原因有三:
一是其表态伤害了小张皓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我说过,小张皓值得每个大人的尊敬,不仅因为他的调查实验体现了他的科学实证精神,——这种精神恰恰是应试教育环境下最稀缺的品质,还在于他履行了一个未成年人勇于担当社会事务的责任,这是至可宝贵的公民素质。对这样一位令人敬佩的小公民的实验行为,北京工商局不但不鼓励表彰,反而信口雌黄,说什么“不具科学性”,岂非严重伤害了小张皓的感情及其背后的实验团队的求实精神?
二是该表态再次暴露了某些工商管理人员的傲慢和知错不改的恶习。该人士的表示极其草率,他只知其一(实验结果)不知其二(实验过程),就断然作出上述“表示”,其目的就是要维护工商部门的威信和形象。堂堂北京工商局的形象哪能让一位黄口小儿的实验就毁之一旦呢?由此我们更有理由担心,北京工商局看来是不大会通过此事反思自身工作的失误,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
三是该表态昭显了工商管理部门不良的工作作风。既然认为张皓的实验“不具科学性”,那你得拿出辩诬的证据来呀!没有。这样表态也太不科学了嘛!再说,小张皓的实验又不是什么高深的科学实验,只不过是常规实验罢了,但就是这样的常规实验就能发现鲜蘑菇超九成都被荧光增白剂污染的事实,职能部门竟然发现不了。此非难为而是不为也。由此我们不难想见他们平时是怎样在监管食品安全的了。
如此说来,不管该人士的表示是代表局里还是代表个人,都应由北京工商局出面向张皓致歉,并向公众作出解释,何以会出现这样的监管漏洞,并深刻反思工作中的失误,承诺改进工作作风,进一步做好食品监管工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