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学进:“乡镇长责任田”到底有多少示范价值

(2010-11-25 11:26:48)
标签:

杂谈

王学进:“乡镇长责任田”到底有多少示范价值

  太有创意了!浙江富阳市农业局为了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今年年初让16乡镇长各自认领了一块责任田,种起了水稻。近日,“责任田”迎来了丰收季节。24,富阳农业局粮油站站长陈春华对外发布了一个好消息,乡镇长责任田平均亩产创下了600公斤以上新高,比全市平均亩产高出一百公斤左右。(1125日《钱江晚报》)

  单从产量上看,乡镇长责任田”的示范效应确实达到了,但农民愿不愿意闻风响应呢?难说。因为其高产的奥秘一点也不稀奇。因为乡镇长认领的本来就是高产田选择的又是优质稻种,再加上机械插秧和施加优良的农药,从旁还有农技人员的指导和专人精心照料,即便乡镇长自己不下田(报称,真正下田干活的乡镇长只是少数),要不高产也难。

  因此说,这样的高产难以服人,因为农民根本不可能拥有乡镇长这样的权力资源。假如乡镇长是在同等条件下与农民展开竞争,实打实地凭自己的真本事赢得高产,农民一定会打心眼里佩服,绝不会指责其“作秀”。这样说来,其示范效应就要大打折扣。因为农民买不起优质稻种、机械设备和15元一斤的爱苗农药(普通农药只要2),他们更不可能得到农业局的技术支持和农技人员的精心照料,在这些实际问题没解决之前,即使“乡镇长责任田”亩产达到一千公斤,也起不到多少示范效应。

   这倒让我想起了各地流行的干部联系村制度,干部去联系村挂职时往往会得到原单位的支持,资金项目,先给村民一个见面礼,然后利用自己职权的影响力和人脉关系,再慢慢服务于村里的发展。这样,当然能加深联系干部对“三农”的认识,同时也确实能帮助农民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但如要说这样的联系模式能有多少示范意义,则不大好说。因为这中间起关键作用的还是联系干部手中掌握的权力,缺少了权力影响,他们什么也办不成,而有了权力,即使不驻村,只是偶尔去几次,照样能解决问题。这就像16位乡镇长无须自己下田,照样能种出高产粮的道理一样。

  就像驻村干部的权力无法复制到农民手上一样,16为乡镇长的权力也无法传递到农民手中,他们还得靠现有的条件和本事种田,这样,“责任田”也就注定成不了“示范田”。

   事情如果到此为止,问题还不大;其更值得人警惕的是事情背后的媚官情结。就因为乡镇长要种田,当地政府机关就不惜创造一切优良条件,为他们服务。农民甘愿让出高产田让他们试种,农技人员为他们选来优质稻种和高价农药供他们播种和施肥,——还不知钱是不是他们自己出,农业局还调来农业机械供他们插秧(他们总不至于自己花高价去买农业机械吧),更有不知名的专业人员为他们精心打理农作,凡此种种,都有一种媚官情结在作祟。

   此种媚官情结在我们这里早就见惯不怪了,放眼任何一项由官员牵头的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都能看到芸芸众生和百官的媚相。每念及此,我就来气。此乃大话题,不是区区千字文能说得清的,不说也罢。在此,我只想指明一个事实,乡镇长责任田”说穿了还是披着“三农”皮衣的形象工程,其遭致“作秀”之讥并不冤枉。

信箱:wxjxc@vip.sina.com

http://news.sina.com.cn/c/2010-11-25/040718401546s.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