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学进
王学进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1,207
  • 关注人气:11,25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学进:设“拯师日”比设“尊师日”更迫切

(2010-09-28 14:40:44)
标签:

杂谈

王学进:设“拯师日”比设“尊师日”更迫切

 

   927开幕的第三届世界儒学大会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的四名知名学者联合发出倡议,希望将孔子的诞辰日,每年的928日设定为尊师日”,旨在宣传尊师重教的美德。(928日《山东商报》)

   其实,“重教”早就不成问题了,没哪个时代,有像今天这样“重教”(如果将“教”理解为应试教育)的,与此相对的是,“尊师”却大成问题。说尊师重教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没错,糟糕的是,这一传统只传承了一半,即重教,而且还不是本来意义上的重教,尊师这一半则不说失传,至少也断裂或者说淡忘了。就像“维稳”的背后是“不稳”一样,“尊师”的背后恰恰是“诋师”“诬师”,真难为了四位专家的良苦用心。

  只是专家们忽略了一点,设立“尊师日”的前提乃是老师确实是值得尊敬的,但令人沮丧的是,而今的老师群体确确实实业已斯文扫地,值得尊敬的老师之呼者不多也。不信请看同日《中国青年报》发表的一篇题为《老师群体走到了不受尊敬的边缘》长篇报道,报道列举了大量个案,分别从教师的个人素养及业务素质等方面举证了教师之不受学生尊敬的原因,非常有说服力。

  为了佐证该文观点,笔者要透露这些年做教育杂志编辑的一些感想。在做教师那会儿,笔者洞悉了太多不便为外人道的校园内幕,深知当今社会缺乏尊师氛围良有以也,及至到教育杂志供职,对此感受尤其深刻。概括起来有两点,一是业务素质不过关,不要说能写散文、书评、诗歌的教师少之又少(全市就那么屈指可数的几个),因为当今爱读书的教师几成凤毛麟角,就是能写出立意新颖、文通句顺的教学论文和德育论文的也很少,由此可见,教师的专业素质之低下;二是师德和人品一齐沦丧,有很多教师为了解决职称,竟不惜从网上抄袭教学论文甚至出钱请人代写,有的为了求得发表,往往通过权势人物给编辑打招呼、递条子。你说,这样的教师让人尊敬得起来吗?

  当然,笔者在工作中的所见所闻比起一桩桩教师体罚、猥亵甚至强奸学生案,比起层出不穷的大学教授学术造假案,还有这两天在媒体上热炒的天津某大学副教授的性爱日记来,那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不值一提。但这些大大小小的校园负面案件,无一不指向一点:教师不自尊,又何谈受人尊敬?

   当教师群体整体上走到了不受尊敬的边缘,指望设立“尊师日”来恢复尊师传统未免滑稽可笑。这就好比要倡导全社会都来尊敬廉洁奉公的党员干部,建议设立一个“包公日”一样不切实际。贪官太多,老百姓普遍失去了对官员的敬仰之心,单靠设立“包公日”来倡导尊敬清官有用吗?一样的道理。即使设立“尊师日”,也不可能改变目前教师不受尊敬的现状。试问,教师节(本意就是尊师)已经庆祝了二十六届,可结果呢?不但没恢复尊师传统,反而每况愈下,教师群体走到了不受尊敬的边缘

   当务之急不是建议设立“尊师日”,而是该考虑如何拯救师德师风。如何拯救?一是提高职业入口门槛在认定教师资格和聘用新教师时把师德作为必备条件,拒绝聘用那些缺乏职业认同感和没有教书育人热情和能力的教师,为此,应当探索建立《见习教师证》与《教师资格证》双证并举的制度;二是加强对教师的人文素养教育,像上海那样将“教师人文素养提升工程”纳入教育十一五规划,对教师进行系统的人文素养教育;三是完善师德考核机制,把师德表现、教书育人业绩纳入考核奖励之中,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等,多策并举,促进师德师风的根本好转,这样,何须倡导,人们自然会把尊敬的眼光投向教师。

信箱:wxjxc@vip.sina.com

http://news.sina.com.cn/c/2010-09-28/004621181845.shtml

http://zqb.cyol.com/content/2010-09/28/content_3419231.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