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杨克无辜被杀告诉了人们什么

(2009-09-02 17:24:01)
标签:

杂谈

王学进:张杨克无辜被杀告诉了人们什么

 

   看了这则新闻一定会令人不寒而栗。张杨克是浙江台州学院20岁的大二男生,今年311日傍晚在回校的路上,看了一眼正在小便的年轻人陈炳汝,陈就冲上去,用手箍住张杨克,并拔出随身携带的折叠刀,朝张杨克的左胸刺了下去,将其杀死,随同的4个人赶紧下车卸下车牌,接上陈炳汝后扬长而去。91日的庭审中,坦言,唯一的杀人理由是为了找点刺激”。(92日《都市快报》)

   可怕之处正在这里,陈与张杨克素昧平生,只是因为那天他与四个同伙要“找阿军兄弟”(他们之间的暗语,意思就是随便找个人打一顿),恰好遇到张杨克,于是张就成了刀下鬼。对此,一位办案民警说得好:“不是张杨克,死的也会是李杨克、王杨克,他只是不幸刚好遇到了这些人。”也就是说,那天要是你或我碰到这5个人,兴许小命就没了。这是一种何等不可思议的怪事。此刻,我只感觉脊背在一阵阵发凉、发麻。

人说,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但却有无缘无故的恨,杀人者恨被杀者吗?张杨克陈炳汝,前世无仇,今世无冤,肯定恨不起来。事情的恐怖之处正在这里。陈不是出于仇恨而杀人,而是“只是看着不爽想教训一下”才杀人。奇怪,张杨克并没冒犯他,他怎么会感觉“不爽”来着?原来,他之“不爽”不是针对某一生命个体,而是冲着所有的人群来的。在当时,任何一个人经过他的面前,都会让他感觉“不爽”,都会激起他的杀人冲动。可见,其“不爽”是建立在仇视人类之上,他痛恨世间所有的事物和人,整天就想着如何与人类为敌。据检察机关指控,陈炳汝等人(王仙国除外)2008年下半年,至少五次酒后开车到台州开发区平桥小区、台州电大、椒江区东海大道附近,对5个素不相识的路人拳打脚踢,从中取乐。

当这群人将对素不相识的路人施暴作为一种生活常态看待时,杀人就成了不可避免的事。也许陈炳汝他们自己都说不清楚为什么老是要“找阿军兄弟”,其实很简单,就因为他们人格发育不健全,精神空虚,人性沦丧,目无法纪,仇视社会。这是由家庭环境(如陈的家长常年在外做生意,对其放纵不管)、所受教育(5人都是职高毕业)及毕业后的境遇(无所事事)所决定的。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很有可能成为游民和暴民。当今社会正处在转型期,大量农民工进城,大批下岗工人找不到就业门路,加上毕业即失业的大学生人数日益增多,他们中的很多人正在成为现代游民,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分子。

陈炳汝杀人案适时地警示政府,一定要加紧制定完善社会保障措施,扩大就业门路,吸纳更多的社会闲散人员进企业工作,同时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和人生观教育,加强对无业游民的管理,以确保公民的人生安全不致受到无缘无故的伤害。

http://news.sina.com.cn/s/2009-09-02/053218560535.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