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档案”道德吗?
(2009-08-26 11:29:36)
标签:
杂谈 |
王学进:“道德档案”道德吗?
首先,道德是一个模糊概念,道德与不道德的界限难以厘清,且道德标准处在不断发展之中。譬如说,在古代,一夫多妻是合乎道德的,甚至连嫖娼也不认为是不道德的,而今男人包二奶则是不道德的,更不要说嫖娼了。今后如何,谁也说不准。再譬如违反交通规章,按浦江县的规定,应作为违德信息记入“道德档案”,也就是说不道德,但我认为,这是违反交通法,不是违德。去年笔者违章驾驶4次,2次违章停车,一次闯红灯,一次超速,交管部门罚款600元,我认了,但如说我不道德,并要将此记入“道德档案”,我坚决不同意,因为这无关个人道德,只关交通意识。
由此可见,哪些行为可纳入道德范畴以及道德标准该如何制定,这本身就值得商榷。而由政府出面建立“道德档案”就只能按照政府的标准确定道德标准和划定的区域确定道德范畴,这是否霸道了点?
由此为基点,咱再来说说第二点。既然哪些属于道德范畴及道德标准如何确定均由政府说了算,一切以政府之是为是,以政府之非为非,公民在从事一切公务、私事时均得恪守政府给出的道德规范,如不遵守,就要被记入“道德档案”,这不是道德霸权又是什么呢?严格讲,道德属于私权领域,许多道德行为事关个人隐私,这样一来,当地公民就必须将这一私权让渡给公权,这不是公权侵犯私权又是什么呢?这是否有点不道德呢?
再说,既然名为“道德档案”,那应该全面记录一个公民的道德行为,包括道德与不道德行为,但从“公民违德信息综合数据库”的信息提供单位及内容看,全都是记录公民的不道德行为。这样专盯着公民的不道德行为建立起来的“道德档案”是不完整的,也是不客观的。譬如这条:县交警大队、县运管所提供查处的违反交通规章的记录要记入“道德档案”,如果我是浦江市民,我岂不就成了有道德瑕疵的人了?但我自认是一个有道德的人,我爱岗敬业,富于爱心(汶川地震时我没少捐),急公好义,等等,“道德档案”不反映这些优良品质,专挑我几次交通违章来记,这公平吗?合理吗?说不定,王某有朝一日时来运转,要提干了,可来考察的同志一查“道德档案”,发现王某驾驶不道德,来个一票否决,岂非冤哉枉也!
最后要说的是,凡是档案之类,根据档案制度,均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记录了什么,派了什么用场,当事人往往无从知晓,这样,“道德档案”一旦用于招工、征兵、招考和提干的参考依据时,难免会出现暗箱操作,做出损害公民权益的事。
如果解决不好界限划分、机构设置、道德准则、操作方法等问题,“道德档案”的正义性就难以保证,也就难逃“道德档案”本身就不道德之讥。
http://www.chinanews.com.cn/gn/news/2009/08-26/183470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