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母亲要回孩子给乞丐的50元钱值吗
以下转述的是桩市井新闻,事发厦门翔安新店彭厝社区,8月16日中午,彭女士正在做饭,有一50多岁的乞丐上门乞讨,读初中的儿子见其可怜,就从从母亲的钱包中取出一张50元钞票递给乞讨者。当儿子将事情告诉妈妈后,彭女士认为儿子施舍的钱太多了,赶紧出门追上乞讨者并要求归还那50元,于是与乞丐发生争执,无果,女士只好报警。后在边警的调解下,乞讨者退还50元,彭女士则给了乞讨者10元。(8月17日《海峡导报》)
儿子给乞丐50元是多了点,但母亲用这样的方式追回,也有点不值。现下,确实有相当部分乞丐缺少乞德,打着“悲情牌”骗钱的所在多有,但更多的还是家庭困难才沦落到乞讨的地步。在没经过调查的情况下,彭女士先入为主认定该男人就是职业乞丐,然后不依不饶要求归还50元,在争执不下时,甚至惊动警方,这样的做法未免过分了点。后在警方联系河南当地派出所后,才确认该乞丐因家贫而长期在外以乞讨为生,并不是“假乞丐”,事情才得以按上述方式处理。
从双方来说,均未赢家,但从彭女士的儿子一方来说,则在有所“得”的同时也有所“失”。应该说,该学生宅心仁厚,富有同情心,其心灵尚未受到社会阴暗面的玷污。但经此“事变”,他的价值观可能就会发生变化。在此次事件中,母亲表现出来的小气、世故及狠心,给他上了一课,直接告诉他:这个社会是无诚信可言的,即便是乞丐,现如今也不能全信了,因而面对乞讨者,你要捂紧钱袋子,不要轻易行善施舍。这样一来,该学生可能从今往后再不会对乞丐怀抱怜悯之心,也不会给他们施舍了。
初中阶段正值人生观形成之际,此时,大人教给他们真善美,他们可能就会成为真善美的人,反之亦然。此时,如过多地向他们渲染社会的阴暗面和人性的丑恶,让他们及早抛弃对人生和社会的美好遐想和憧憬,这对他们的成长是不利的。上述新闻虽没报道孩子面对母亲的行为如何感想,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从母亲身上认识到了什么叫势利,什么叫世故,在得到这一人生阅历的同时,他也失去了对底层人的悲悯情怀。从家庭教育这点而言,彭女士要回了40元,但也失去了对孩子进行美德教育的机会,可谓得不偿失。
明智的做法是,彭女士尽管肉疼这50元钱,但应该为孩子具有一颗金子般的心而欣慰,在赞扬他的善心的同时,引导他将关注的目光更多地投射到广大底层人身上,教育他好好读书,长大后挣大钱,多做慈善事业,去帮助更多的穷人。记住,爱心无价,教育孩子葆有一颗爱心,这比什么都重要。
http://taihainet.com/news/fujian/xmnews/2009-08-17/442032.s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