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行政手段打造“慈善城市”不靠谱
(2009-08-11 15:39:28)
标签:
杂谈 |
王学进:靠行政手段打造“慈善城市”不靠谱
至2002年,我国的慈善组织尚只有100多个,荥阳市却要在短时期内建立1000多个慈善组织,撇开其运动色彩不说,单说其组织形式、设置场所及领导配备,就犯了发展慈善事业的大忌。我国的慈善事业之所以迟迟发展不起来,慈善组织之所以不能广泛地得到建立,原因有二:一是得不到政府的支持,二是政府介入太深。这看似自相矛盾的归结法,其实是一个镍币的两面,均说明政府在处理与慈善组织的关系上始终没定准位、没厘清两者间的权限关系。
就说第二点。我国的慈善组织并非像国外的那样纯粹是民间团体,大多是官办或半官方办的组织。各地政府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从组织申请、机构设置、领导配备到活动的开展,拥有说一不二的绝对支配和管理权,使得慈善团体活动受到很大限制。赛拉蒙指出,鉴定非营利组织有六大特征,即正规性、私立性、非利润分配性、自我控制性、志愿性、公共利益性,对照一下,由于政府的过多干预,我国的慈善组织具备了哪几性?除了正规性(我看是太正规了),其他五性好像都不具备。故此,民众对政府操纵的慈善组织缺乏信任,其公信力始终不高。正是这点,制约了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
就算是荥阳市建立了1000多个慈善组织,估计也很难推动当地慈善事业的发展。因为这些组织与政府部门合署办公,且负责人还是由政府部门的正职兼任(估计人员的工资福利也是政府开支),这样由政府一手操办起来的慈善组织是很难保证私立性、独立性和公益性的,因而在当地民众中间的号召力也一定是很有限的。
荥阳市在打造“慈善城市”中,如不能很好地解决好政府与慈善组织的关系问题,将1000多个慈善组织都办成官方机构,到时只怕老百姓不买账,结果很可能事与愿违。
http://news.163.com/09/0811/02/5GDDLLTB0001124J.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