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王学进:考场成“买场”:市场经济让高考颜面丧尽
市场经济是要讲公平竞争的,不错,在松原的一些“买场”里也是讲公平的,譬如一名高一学生说,去年自己表哥家花了近10万元买场,既“买”老师也“买”学生,然后全场乱抄都没人管,这是对市场潜规则的公平遵守;譬如扶余县一家饭馆的老板王锋(化名),其儿子成绩较差,模拟考试400多分,但通过父亲的“运作”,儿子有望达到480分左右,这是家里估计的本科线,这是花钱买公平;再譬如,哪位优等生想不受人干扰,就得交保护费,否则就休想安静考试,这是暴力公平。一句话,在“买场”,高考成绩与金钱多少成正比,你说,这不是市场经济的公平法则又是什么?
松原的高考作弊现象为何屡禁不绝?答案就在这里,即考场内外盛行的市场经济。报道称,扶余县第一中学两名教师因出售作弊器材而被抓捕。其中一位为头的女教师通过出售作弊器材,几天内就获利80万元左右。校内如此,校外更不必说了。就以今年1月查处的一桩出售作弊器材案件为例,犯罪团伙以奥博公司作为掩护,兜售窃听窃照器材、反屏蔽设备,以及考试作弊用的无线语音传输和接收设备,牟取暴利,经营已经成规模化、网络化、组织化。可见,在松原,围绕高考,已经形成了大小不一的“卖场”和“买场”,市场经济也就是作弊经济已经孕育得相当充分完善了,不是说处理一个主管文教的副县长和教育局副局长,更换一个招办主任就能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要采取非常手段,阻止和破解试场内外的考试经济,否则松原的高考舞弊迷局终难破解,高考的公信力迟早会丧失殆尽。
tp://news.163.com/09/0610/05/5BE4TTD60001124J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