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乡政府发帖向网友道歉标示了什么

(2009-05-07 16:59:21)
标签:

杂谈

王学进:乡政府发帖向网友道歉标示了什么

    本来这是一桩十分稀松平常的事,无非是一位叫古道西风壮马网友在绍兴E发了则帖子,诉说了一家人5月3日在浙江上虞丁宅乡史叶村采桑葚时遭遇村民围攻的事,熟料,第二天中午,丁宅乡政府在初步调查此事后在大上虞论坛上发帖:《丁宅乡政府:关于对上虞采桑椹竟然遭恶徒围攻帖的回复》,表示了对该网友的歉意据称,作为政府部门在网上针对网友的意见发帖致歉,这还是第一次。此事经5月7日《钱江晚报》披露后,迅速被各大网站转载,一时间竟成为热点新闻。

   此刻,也许连丁宅乡政府领导自己也想不到,顷刻间会因为一则抱歉帖子名满天下。我估摸着,丁宅乡政府当初之所以要发这则抱歉帖,目的在于挽回本乡的形象,希望不致因此事件影响“农家乐带来的旅游收入。应该说,这样做是明智的,务实的。但现在回过头去看,此举的意义远不止于此。既然媒体报道将其称为政府部门在网上针对网友的意见发帖致歉第一次,那么我们就不能忽略此帖子所具有的标志性意义。

   与通常政府官员对网友意见爱理不理的傲慢态度截然不同,丁宅乡政府对匿名网友的帖子不但第一时间作出反应,而且还十分真诚地以政府名义公开发帖道歉,这充分体现了丁宅乡政府对网友的尊重和对网络论坛这一新兴的监督渠道的重视。放下身段,降低姿态,与网民保持平等的对话联系,这是网络时代政府所应该秉持的执政理念。正如丁宅乡党委书记徐道灿所说,他们经过调查发现此事虽然与最初发帖的网友在有些细节上和事实有所出入,但是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而且确实对游客产生了一定影响,作为政府部门,有义务迅速对网友的意见作出处理和答复。

丁宅乡政府的反应确实够迅速的,5月3日见帖,4日即回帖,并立刻收到古道西风壮马的回帖,他表示:这至少对于我们一家是种安慰。我不是在上虞有过这种遭遇的第一人,我只希望我能够成为遇上这种事情的最后一人。结局可谓皆大欢喜。就这样,丁宅乡政府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民主、平等、透明、快捷的优势,用一则帖子,就轻易地化解和平息了一起民事纠纷,不致使一桩小事演变成重大的公共事件。由此我想到,去年发生的几起重大公共事件,如瓮安事件,起因都很小,由于当地政府处置不及时,直至被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员煽动利用,遂导致不可收拾的地步。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大影响、大思潮、大事件往往是从微细不易察觉之处源发,最后遂成燎原之势,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笔者之所以将丁宅乡政府的一则帖子提到这么高的高度予以肯定,盖因为它为各地政府尊重民意、化解民怨、执政为民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执政思路,即理性看待网络舆情,放下架子,以一介普通网民的身份注册介入论坛,及时搜集和回应网民的意见,哪怕网民反映的问题与事实有出入,也不妨先表达对其意见的尊重甚至表示歉意,以此赢得主动。在网络时代,政府该如何应对网络舆情及怎样处理与网民的关系,丁宅乡政府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信箱:wxjxc@vip.sina.com

    http://news.163.com/09/0507/05/58MGVVI20001124J.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