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姚明与小林浩拔河有胜负悬念吗?

(2008-08-27 11:11:29)
标签:

杂谈

王学进:姚明与小林浩拔河有胜负悬念吗?

   奥运会开幕式中国代表团入场最有创意的一笔是,导演让小不点林浩随同旗手姚明引导运动员入场,这高低反差构成的张力引发了人们众多美好有趣的遐想。但即使最大胆的想象,也想不到让两人同场竞技,来一场拔河比赛。因为小林浩身高只及大姚的膝盖,以至入场时姚明经常要侧身照顾小林浩,深怕一脚踩伤了他。但不可思议的事发生了,在8月26日央视CCTV2 播出的一档晚间节目中,我们看到,姚明率领的男篮团队给灾区儿童上“团队”课时,姚明联手易建联与灾区儿童开展了一场拔河比赛,结果姚明他们还真的输了。
   姚明拔河居然输给了林浩,说来谁都不信。但这是千真万确的。在此,我要先把拔河经过介绍一下。此次活动的主题是以知识守护生命为主题,由奥运健儿和孩子们开展“活力互动”,通过“潜能”、“坚持”、“团队”、“生命”四节课,让孩子认识生命的价值,掌握实用的避险逃生技巧。林浩作为本节课的班长,带领着现场同学和姚明团队开展拔河比赛。一开始比赛时,只有4名同学上台参加拔河。结果姚明和易建联轻松获胜。第二轮拔河开始之后,一下子涌上来8个同学,但是仍然输给了实力雄厚的姚易组合。第三轮开始后,不愿服输的同学们更来劲了,一下子冲上来14个人,在林浩的率领下,最终齐心协力战败了姚明团队。
    这一定是令孩子们终生难忘的一课。姚明他们虽不是老师,但当晚他们的表现不仅当得起小林浩们的老师,而且还当得起老师们的老师。真的,从这三个回合的拔河比赛中,我琢磨出其中有太多值得老师们借鉴学习的地方。
   且不说活动主题确定得恰到好处,——它再次提醒教师,对学生开展生命教育刻不容缓,单说展示主题的情节和过程就颇具启示。就以这节“团队”课为例,要让学生深刻体验团队精神,没有比选择拔河比赛更恰当的授课方式了。拔河是最需要发扬团队精神的,而拔河过程的一波三折,让学生体会过失败滋味后再享受胜利的喜悦,这一“教师”和学生互动生成的体验将永久地成为后者的生命记忆,这种建立在亲历亲为基础之上的学习心得是任何说教都无法获得的。
   我粗粗地归纳一下,此次活动的特点有三:一是趣味性,二是实践性,三是真实性(这从姚明头上的汗珠子可见一斑)。这“三性”恰恰是一般学校在开展生命教育和应急知识教育所缺少的。
    教师们往往将生命教育当作学科教育来从事,总是关起门来对学生讲一些大道理和书本知识,绝少会想到用拔河比赛来完成团队精神的教学任务。即使是一些学校组织的逃生演习,大多也是做戏的多,实战成分的少。综观当今一些学校开展的有限的生命教育,存在着一般课堂教学同样的弊病,无趣,不生动,不直观,重知识轻实用,虚拟的多,真格的少,没有在场感,实在不够水平。
   生命教育有其本身的特殊性,教师切忌用应试模式去达成教学目标,而是需要教师发挥创造性,冲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拘一格地通过情景教育、实践教育来向学生传授生命意识和避险逃生技巧,就像姚明团队所做的那样。
http://news.sina.com.cn/c/2008-08-26/191116177322.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