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学进:运河的价值当然在于“运”

(2008-07-21 19:37:57)
标签:

杂谈

 

王学进:运河的价值当然在于“运”

   7月21日《青年时报》发表司马迂的时评《运河的价值在于“运”乎?》,作者针对部分专家就杭州市政府拟决定余杭塘河禁运货船的消息发表的不同意见,认为,运河的本质在于“河”,而非在于“运”——“河”之不存,“运”将安托?是“河”而不是“运”,才是运河的价值所在,以此而言,运河作为一条河,与一条自然河流,其本质没有多少区别。也就是说,保护运河与保护其他河流,没有多少区别,如果需要禁运,自然河流禁得,运河就禁得。

    在得出这一观点之前,司马先生用了一组有趣的比喻来为其观点张本:长城,上面还有驻军吗?还有烽火吗?紫禁城里还有皇帝吗?博物馆里那些价值连城的酒器为何不拿出来盛上美酒,精美的盘子为何不拿出来盛上西湖醋鱼呢?这一博喻似乎很能说明问题,但细读之下,感觉很不妥帖。长城而今当然不需要驻军和烽火,因为它作为防御工程,早就失去了抵御强敌的功能,而运河则不然,其运输功能千百年来一直延续着;紫禁城里当然没有皇帝,这是因为作为一国的权力中心而今早已让位给中南海了,还要皇帝作甚?也就是说,紫禁城的功能与运河的功能构不成比喻;至于博物馆的盘子云云,那是因为不管其再这么精美,当今人制造出更多更精美的盘子后,我们已经不需要再拿它们来盛西湖醋鱼了,但运河不一样,其作为“运”的功能仍然具有不可替代性。

   或许司马先生会说,现在有的是运输条件,诸如铁路、公路和空运,哪一样都比水运快捷方便,此话当真,但比起前者来,水运有两个优势是它们无法替代的,即吨位大,运输成本低。吨位大就不去说了,就说运输成本吧。据一位船户测算,按相同运载量计算,陆上汽车运煤成本若为100元,船只只需30元,这个差价很大,由此带来的连锁反应难以估量。余杭塘河是船户们的必由之路,加上余杭塘河外又没有其他外航河道,一旦改走陆路,到时候,运往杭州、萧山、富阳等地电厂所需的煤炭、建筑用的黄沙和钢材都要跟着涨价,这影响的不仅是部分船户,而是更多的市民利益。如要真的实施余杭塘河禁运货船的决定,此中利害关系不能不察。

   我总以为,不管拿运河去申遗也罢,还是将其打造成旅游产品也好,保持其原始风貌和原来的神韵是最重要的。司马先生认为,运河的本质在于“河”,而非在于“运”——“河”之不存,“运”将安托?此言差矣!此话的前半句很费解,河的本质是河,这等于什么也没说。所谓河,就是用两道堤坝看护着一道流水,水中有鱼和蟹,水上能行船,如此而已。后半句说对了,“河”之不存,“运”将不存,但问题是,保留了运输功能的运河并不意味着就死了,货船来来往往虽然难看点,还会带来污染,但总不至于危及运河的生命,所以说,此话仍然没着落。

    运河运河,顾名思义,它是一条以运输为主的人工河,而非一条景观河。当然,将某一段地理环境和水质比较好的运河如余杭塘河打造成一段旅游产品,绝对是好事情,问题在于如何处理好保护和利用、航运和旅游的关系。如果将打造余杭塘河与申遗结合起来,那就必须考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对申报项目提出两项基本要求,即遗产真实性与完整性。假如限制甚至取消运河的漕运功能,就无法保证运河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差不多就不是运河了在去年一次京杭大运河全程考察活动中,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指出,“要注重深入挖掘运河文化丰富的内涵,不要将运河文化简单化、商品化;注重保持运河文化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要随意‘打造’运河文化。”这一告诫值得记取。

   所以说,笔者仍然坚持这一观点:运河的价值在于“运”,确切一点可在“价值”前加“主要”或者在后面加“之一”,意思就是,我不反对将某一段运河打造成旅游产品,只是希望能想出个两全之策,既能保证航运又不影响旅游开发,不要因为后者牺牲了前者,毕竟运河的主要价值在于“运”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