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示范村”可别成“样板戏”的孪生姐妹
为了“打造”新农村 “示范村”,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的陕西省咸阳市所属淳化县、彬县、泾阳县政府,不惜耗巨资将原先经济条件比较好、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小康村,打造成新农村样板,除了建广场、立雕塑、修花坛、移大树外,还为了应付领导参观修遮羞墙、建仿古门,甚至毁良田、挖果园建新村,而邻近的非示范村则无人问津,形成了较大反差。
(5月12日新华网)
当地政府为什么热衷于建“示范村”?那可是路人皆知,此乃彰显政绩的不二捷径。人所皆知,上级领导考核评定下级干部多是以“示范村”为准,他们往往以“示范村”作为一地发展水平的代表,而很少会去顾及周边那些不发达的村庄,因此说,“示范村”的业绩就代表着当地领导的政绩。懂行的领导都晓得,“示范村”具有一白遮百丑的功能,只要经营好几个“示范村”,自己便有了仕途升迁的资本。这便是一些地方领导热衷于建“示范村”的原因所在。
如果细心比较一下,当会发现,上述咸阳市的一些干部热衷建“示范村”的举动与“四人帮”打造“样板戏”的做法如出一辙。先是由领导意志确定一个对象,再是集中各方的财力、人力和精力,对其进行精雕细琢,反复修改,待成型后再隆重推出。“样板戏”的制作是这样,“示范村”的打造也是如此。“示范村”的打造经过报道已经说得很详细,不再赘述。
我要说的是,建造“示范村”带来的后果几乎与“样板戏”一般无二,那就是损不足而奉有余,一枝独秀。当年,“样板戏”一花独放时,其他文娱节目统统被扼杀了,结果闹出了八亿人民八个戏的古今罕见的大笑话。同样,咸阳市要建的“示范村”都是过去的老典型、老先进,但政府偏偏要在肥肉上贴膘,不惜对这些村投入高达数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资金,就为将它们打造成新农村样板,而邻近的非示范村,则对不起,你们自己想办法,反正已经为你们提供了学习的榜样,多向“示范村”学习取经吧。
上述“示范村”与“样板戏”在下列这点上更可称为孪生姐妹,那就是好不容易塑造起来的高大全形象,原来全都是假大空。“样板戏”的形象就不去说他了,大家都晓得那都是些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太假了,就说“示范村”吧。尽管在村里建起了广场,立起了雕塑,修成了花坛,移栽了大树,但村民的生活依然没得到根本的改变,很多的村民为了响应政府的号召,贷款建了新房,结果负债累累,家底空了,今后恐怕要 “吃糠咽菜”。“示范村”背后真实的贫困相,哪怕再多几道遮羞墙也都无法遮盖,假象就是假象,瞒得了领导,骗不了百姓。
可见“示范村”走的是“样板戏”的老路,不但做法、经验类似,甚至连效果也差不多,如此“示范村”的价值又体现在哪里呢?假如其价值仅体现在为制造者捞取政绩这一点,而不能代表新农村的发展方向,那它就不具有复制意义,不建也罢。
http://news.163.com/08/0512/01/4BN5D34J0001124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