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会考接轨高考可行吗?(浙江新课改高考方案评论)

(2008-04-17 10:51:43)
标签:

教育

 

王学进:会考接轨高考可行吗?(浙江新课改高考方案评论)

   4月17日《中国青年报》等众多媒体公布了将于明年实行的浙江省新课改高考方案方案提出,在对现行的高中会考制度作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强化会考作为学业水平考试在高校招生中的作用:一是把会考作为统一选拔考试的基础,确保学生各科都完成教育计划规定的目标;二是采集学生会考成绩进入综合素质评价表,提供给所有招生院校,作为录取的重要依据;三是由招生院校根据培养目标自主确定是否对相应学科的会考成绩提出等第要求,在招生章程中予以明确。

    目前尚不知道,省教研室将如何对现行的高中会考制度作进一步完善,仅凭高中会考制度实施20来年的情况分析,依我看,会考接轨高考的可行性值得商榷,至少从目前情形看,时机还不那么成熟。

   笔者多次参与过会考指导、监考、改卷、督考,深知其利弊所在。作为学业水平考试,会考强调基础性、平衡性、综合性,确实起到了巩固“双基”的作用,但与高考相比,其可信度和公信力显然不够。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其一,会考的难度系数偏低,尚不能准确检测学生的真实水平。因为是学业考试,但求学生能够过关,要保证中等及中等偏下的学生能够毕业,对难度系数有硬性规定,一般为0.75,题目多来自教材及相关的会考资料,考的都是很基础的知识,故成绩中等及中等偏上的同学往往能考出好成绩,相反,那些具有创新精神和潜能的尖子生未必会考到A等。如采集学生会考成绩进入综合素质评价表,提供给所有招生院校,作为录取的重要依据,重点院校及名校就很有可能遗漏那些具有创新精神和潜能的尖子生,可能录取到的恰恰是一些潜能不大、只会死读书的平庸考生。

   其二,分地区改卷的考评制度难以保证成绩的公平性。尽管命题是省里统一的,评分标准也是统一下发的,但各地市的评分尺度则不一,有的严一些,有的宽一点。虽然省里要统一平衡,但各地市选送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试卷,不可能做到全部平衡。且平衡的也只是几道试题,譬如作文,省教研员也只能做到把送检的部分作文酌情调整下分数,不可能以某地市的作文评分太高为由要求全部重改,这精力、时间都不允许。不仅如此,各地市在会考成绩上也存在很大的攀比现象,改卷时,主持人总是再三提醒老师改得宽一些,松一些,可给可不给的尽量给分。凡此种种,都无法保证会考成绩的可信度。

   有人用鸡肋来形容会考,嚼之无味,弃之可惜,确实,会考介于高考与学校统考之间,地位不尴不尬。如要与高考接轨,势必加大难度系数,而且还要严格考试制度,譬如由现在的各地市改卷集中到省里改,——但这样一来,岂非与高考无异了?这样就势必加重学生的负担,而不是像方案中所说的那样,是为了减轻负担。目前的会考制度是,高一、高二到高三各考几门,如完善后的会考加强了刚性,那学生年年都要参加“小高考”了,其压力可想而知。

   高考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大事,任何一项考试新方案的出台都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故出台前必须要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在充分讨论和听证的基础上,再拟订方案,然后作为草案公布,在听取大家的意见建议后再作修订,在得到大众基本认可后再正式公布。这样比较好。

通讯:浙江绍兴市人民西路67号《绍兴教育》

邮编:312000

电话:0575-86865066  13967591161

信箱:wxjxc@vip.sina.com

笔名:辛利 

http://news.sina.com.cn/c/2008-17/052615371998.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