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学进
王学进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2,200
  • 关注人气:11,25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学进:爬树采桑:在逼近实际中脱离实际

(2008-04-16 18:27:40)
标签:

教育

 王学进:爬树采桑:在逼近实际中脱离实际

   日前,在深圳新闻网论坛,一名网友贴出了一个主题为学生、家长、桑树的无奈的帖子。帖子的大意是,深圳某小学四年级的课文里有一篇养蚕的课,老师要求每个学生写一篇关于养蚕的文章。于是乎,一些家长为帮儿子完成有关养蚕的作文,在意外发现某小区有桑树后,众多家长争相爬上树采桑叶,有的甚至全家出动,场景让人啼笑皆非。(4月16日《深圳特区报》)

    对此,网友纷纷指责老师命题脱离实际,因为深圳养蚕人太少,桑树更是少之又少。问题并不在此,应该说,老师命题的出发点是要让学生通过实地观察,积累一些感性认识,努力将文章写得真实可信,内容饱满;至于家长之所以那么认真对待该作文题,兴师动众带小孩去爬树采桑,目的也是为让孩子体验生活,实际了解的生活习性。应该说,教师和家长双方都是为了鼓励孩子深入生活,在贴近实际的过程中,增加对的了解,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最终写出好文章。

    可问题的要害恰恰就在这里,老师和家长努力要使孩子逼近现实的努力最终还是导致脱离实际。怎么说?原因有二:一是没处理好作文与育人的关系,受意识形态的影响,教师不顾小学生实际的作文水平,就早早地赋予小学生作文文以载道的使命,硬是将一些成人社会的道德观念灌输给他们,培养他们从小举学会说言不由衷的话甚至假话屁话;二是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学生根本就没时间接触社会,深入生活,他们极少有接触第一手材料的可能。老师罔顾这两点,试图通过一道作文题引导学生逼近实际,其结果是比脱离实际更糟,那就是逼小学生造假。

   没有哪一个老师愿意逼学生造假的,但揆之当今学校教育包括作文教学的现状,谁也无法否认,教育造假实在太多了。对此,网友纷纷给出了答案,恕不赘述。上述新闻事件的出现提醒老师,为什么在你们看来出于正常的教育目的、运用正当的教育手段教育出来的学生恰恰不能如己所愿,甚至导致相反的教育结果,根本一点,就是我们的教育太目的化和功利化了,因而从一开始就脱离了学生实际,反而忘记了教育的本质使命,即朴素的人本教育。       

    相信吗,在没有解决好教育是为了什么这一根本性问题的前提下,教师任何鼓励学生逼近现实的努力注定要失败,上述新闻就是最好的例证。

通讯:浙江绍兴市人民西路67号《绍兴教育》

邮编:312000

电话:0575-86865066

信箱:wxjxc@vip.sina.com

http://www.sznews.com/news/content/2008-04/16/content_1979851_2.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