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代表质疑投资总额源于对“阳光财政”的渴求

(2008-03-26 15:28:05)
标签:

体育

 

王学进:代表质疑投资总额源于对“阳光财政”的渴求

   在3月25日香洲区分组讨论会上,“炮王代表李健康对政府工作报告中确定的今年政府投资项目总额达11717亿元提出质疑,他问道:这么大的资金从哪里来呢?合理性在哪里?王红勤崔峰代表表达了同样的疑惑(3月26日《珠江晚报》)

   三位代表的疑问直指各地各级政府工作报告的一大通病,即数字太笼统,代表不知其来龙去脉,因而难以行使监督权。笔者做政协委员那时,多次听过政府工作报告,对报告中提到的预决算数据往往看得一头雾水,问其他代表委员,他们也说看不懂。但从未见有代表对此提出质疑的,他们太相信报告了,总以为统计部门报上来又写入报告的数据总是可靠的,故表决时都是全票通过,就这样,代表轻易地放弃了人民赋予的监督权。

   11717亿元是怎么来的?这确实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清的。“炮王代表他们能看到的只是各部门预算数字的汇总堆砌,而严格说来,现行预算科目包括类、款、项、目四个层次,而报送人大审查批准的预算草案,收入和支出只列到大类,少数列到款,且绝大部分部门预算的具体内容是不公开的。这势必导致内行人说不清,外行人看不懂。如此,人大监督自然就流于形式,“阳光财政”也就难以推行。

   如何管好政府的钱袋子?答案是“透明”二字。只有“透明”才能行使监督,人大代表肩负监督之责,有权对报告中的预决算总额提出质疑,政府也有责任对此作出解释。那么,如何解决三位代表的疑问呢?建议学习上海市的做法,两会前给代表发一本《地方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简明读本》,让他们学习如何管好政府的钱袋子,再就是借鉴上海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在实践中形成预算监督的三板斧经验:结合事权监督财权,组织代表参与预算审查监督,预决算草案预审关口前移。如此则能促成地方政府财政公开、预算透明,真正实行“阳光财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