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期待杭州成为“为地球熄灯一小时”第25个城市
由杭州市科技局、青年时报社、教育科技频道联合发起的“3.29杭州·地球一小时”活动于3月25日这天正式启动,青年时报为此专门开设热线28111111,全天候向全市征集参与单位和个人。据悉,截至目前,全球已有24个大城市申请参与到3月29日“为地球熄灯一小时”的活动中来,那么,杭州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吗?(详见3月25日《青年时报》)
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起的此项活动虽然为时不长,但在短短的几年间,其参与的城市由当初的几个猛增到24个,且都是如芝加哥、哥本哈根、马尼拉、墨尔本、悉尼、特拉维夫、多伦多等国际性大都市,这足以说明此项活动所具有的生命力和号召力,可以肯定,用不了多长时间,参与的城市必将日益增多,杭州就轮不到争第25个了。因此说,杭州要趁早争这一个名额,越早争取,越能表明杭州要打造品质之城的诚信和决心。
在同一个城市,同一日子,同一时间,熄灯一小时,太有创意了。其意义不在于一小时能省下多少能源,而是用黑暗向世界传递节约能源、遏制全球变暖的信息。没有比这创意更能让现代人感受到能源的重要性及一旦能源枯竭后人们将面临的困境是如何深重了。在这漆黑的一小时里,人们不能看书、看电视和上网,只能静静地呆在暗处静思古人是如何过来的,今人又该为后人留下点什么,譬如煤,譬如水,也好让子孙后代幸福生活一辈子。一小时的功夫虽很短,但因为身处黑暗,思考的空间反而大大地扩大,你尽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冷静想想我们生命的来路和去路,在检讨自我应为大气污染承担多少责任的同时,不忘记确立一种保护环境就是保护地球——人类的共同家园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也只有在此时,你才有空闲和雅兴,携手妻儿友人信步西子湖畔,抬头注视头顶灿烂的星空,——据悉,去年3月31日悉尼熄灯时,就有250名市民前往悉尼天文台,利用这一小时更好地观看星空,俯首倒映着星光的泛着涟漪的湖水,谛听万籁的声响,揣摩柳树是如何爆芽的,春草是如何泛绿的,尽情吐纳着从湖面飘过来的清醒空气,情不自禁地感慨:没有了电,原来人可以活得如此轻松惬意,毫无挂累,没有电的日子真舒服啊!这不就是杭州市民念兹在兹、苦苦追求的所谓的生活品质吗?
素有“人间天堂”之美称的杭州,其城市定位到底应该是什么?答案杭州人已经找到了,那就是建设“生活品质之城”。应该说,这一定位很准确,很到位,与“天堂”之美称很匹配。天堂里没有车来车往,没有那么多乌七八糟的烦心事,生活在天堂里的人应该很纯洁,很干净,很健康,也很幸福。这一理想够得上生活品质之城的标准。
且看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是如何定义生活品质的,他说,生活品质表示人们生活的品位和质量,并将生活品质概括为这样五个方面,即经济生活品质、政治生活品质、文化生活品质、社会生活品质、环境生活品质“五大品质”。他还提出,建设“生活品质之城”,要从人们日常的、又是根本的需求角度来审视城市发展,把城市发展放到一个现实而又终极的意义上去把握。(2007年10月21日新华网)所谓终极意义,按我的理解,就是要着眼于长远,不仅让当代人也要让后人过上天堂一样的日子。能否做到这点,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保护好环境,如不能改善和提高环境生活品质,其他四项生活品质就得不到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杭州市争取参与到“3.29杭州·地球一小时”的活动中去理所应当,也可说是当仁不让。
通讯:浙江绍兴市人民西路67号《绍兴教育》
邮编:312000
电话:0575-86865066 13967591161
信箱:wxjxc@vip.sina.com
笔名:陌上青
http://epaper.qnsb.com/qnsb/2008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