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形而下”的理性算计与“形而上”的忏悔精神
3月24日,一名自称是医生的网友在深圳新闻网的论坛上发表了一篇忏悔书,大意是,几天前,一个愚蠢的同事在处理急诊病人的时候,用愚蠢的、错误的治疗让一个20多岁的病人躺进了停尸间,当其得知真相后,竟因为种种顾虑不敢揭发,为此在论坛上发帖表示忏悔。(3月25日《深圳特区报》)
该医生在忏悔帖中毫不掩饰不敢揭发的三大顾虑:一是失去和当事医生的合作机会;二是得罪其本人和家人;三是牵连医院领导,成为另类后很难再在医院立足。这种顾虑是非常现实的,大凡具有正常理性思维的人都会考虑到这些。而且这三点顾虑很能代表检举揭发者的共同心理,虽然此类“形而下”的理性算计过多地是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但在现有的国情下,只要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任谁都无法避免,故网友对此持有一份理解和同情,笔者也是。
此帖之值得关注的不仅是它袒露了帖主“形而下”的理性算计,更在于此帖彰显了一种“形而上”的忏悔精神。一上一下,一形一内,两者互为表里,构成了此帖一种特有的张力。本来,最应该忏悔的是那位庸医而非他,但从报道中我们看不出那位庸医有任何忏悔表示,倒是发帖的这位医生为不能检举庸医误诊在网上进行了忏悔,这就越发显得其忏悔难能可贵。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缺乏忏悔传统的国度里,能有人为不能检举别人而表示忏悔,更加凸显了这种忏悔的“形而上”意味。
发帖医生是局外人,本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为人处世原则,他对此完全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当没看见,乐得落个耳根清净,但他偏不,既然看到了庸医的处方,他就不能装聋作哑,在经受了举报还是不举报的精神煎熬后,最终还是为自己不敢检举选择在网上忏悔。他没有用“某某医生你为什么不忏悔”这样的帖子逼迫对方忏悔,而是为自己最终不能战胜怯懦的自我而忏悔。这让我想起深圳大学中文系教授王晓华说过的一句话:“忏悔只能是自发、自愿、自为、自由的,也就是说,它是只能从‘我’出发的。中国人是否应该忏悔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我’是否应该忏悔的问题。”发帖医生就是从自我开始忏悔的,这要比一般由犯错者作忏悔更接近忏悔的本质。
发帖医生在患者致死问题上没错,他错就错在不敢检举这点上,也就是说,他对不起自己的职业良心和为人的道德。而为自己的过错忏悔与为自己的良知和人之为人的道德忏悔,其境界是有高下之别的。我更欣赏后者。谁说只有生活在基督教传统的国家里的人才有“原罪”意识,难道似我等无信仰者就天生没“原罪”吗?人性本有善恶,加上生活其间的世道善恶交织,又有谁能做到独善其身呢?还是王晓华说得对:“我认为下面的问题是无人能够逃避的:既然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过错和灾难频发的世界上,而我们又对这个世界负有责任,那么,忏悔就是绝对必要的。忏悔证明你对历史负有罪责意识。”
尽管我不知道该医生是否通过在网上发帖忏悔减轻了心理重负,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用自己不算勇敢的行为为广大网友指明了一条自我救赎之路。
http://news.sohu.com/20080325/n25589181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