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学进:北京奥运会也会让球吗?

(2008-03-24 16:08:17)
标签:

体育

 

王学进:北京奥运会也会让球吗?

   3月24日《青年时报》发表姚章的时评《让球,岂止荣耻观错乱》,作者就中国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永波日前接受中央电视台奥运频道《奥运故事会》采访时,公开承认中国队在雅典奥运会女单半决赛中存在让球并表示应该为此感到骄傲一事,提出,应重建中国体育的价值观,此说极是。

   让球是中国竞技体育的老传统,在众多体育项目中,要数乒乓球项目中的让球次数最多,影响最大。想当年,何智丽违背教练意图不肯让球给队友管建华,打败后者后又狠狠地击败韩国选手梁英子夺得世界冠军。想不到,这样一位为国争光的英雄回国后被领导批得要死,光检讨就写了好几回。后来她嫁给一个日本人,改名小山智丽,有此代表日本参赛,将排名世界第一的中国乒坛大姐大邓亚萍斩于拍下,结果无数中国人群起而攻之,痛斥其为“汉奸”、“叛徒”、“卖国贼”。这就是将体育政治化的一个显著例子。

   老实说,对于何智丽这个另类,我是怀抱同情心的。难道她不让球就不爱国吗?难道她不正是以自己的叛逆捍卫了真正的体育精神?举国办体育的弊病,姚章先生已经分析得很透彻,但他忘记指出一点,让球其实是一种对个体精神和个体尊严的斫伤,是对个体权利的粗暴剥夺。授意运动员让球的体育官员往往以集体、团体甚至祖国的名义,强令他(她)们让球,表面看来,理由很堂皇,就像李永波所称,“只要金牌是中国的,谁拿的不重要

   其实,这是典型的计划经济时代的惯性思维模式,在体育官员眼里,所有运动员都是举国体育机制中的一颗螺丝钉,他们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练出的一身功夫,包括他们的参赛资格和权利都是属于集体和国家的,一切都得服从组织安排。就这样,竞技体育这种本来最能张扬人的个性和权利的游戏,一旦纳入计划体制,就走样变相了。所以与其说让球是对公平公正的体育精神的斫伤,还不如说是对人文精神的伤害。

   为此,我特担心,北京奥运会期间会否再次出现让球事件,如是,则是对北京奥运标举的人文奥运理念的莫大讽刺。按提出人文奥运这个口号的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的解释,人文奥运是指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全民奥运、全民健身,那么,我要说,首先要做到以运动员为本,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权利,允许他们秉持运动体育公平公正的原则,舒展各自的技能水平去参赛,而不要用什么“祖国的需要”等大词责令他们让球。对运动员来说,这是最起码的人文要求,否则何来人文奥运一说?

http://www.qnsb.com.cn/Index/Catalog520/100204.aspx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