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贡灯会:民俗应立足于以民为本

(2008-01-31 14:11:32)
标签:

杂谈

 

王学进:自贡灯会:民俗应立足于以民为本

   当此南方各省份因遭雪灾面临严重的电力紧缺情况下,第十四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闪亮着。尽管自贡市民的生活用电严重短缺,众多网友在论坛纷纷发帖质疑灯会,有道是“只许州官点灯,不许居民用电!”但当地灯会工作人员称,灯会绝不会受到电荒的影响。据悉,今年,更是准备让“奥运圣火点亮百年灯城”为主题的灯会开上150天。(1月31日《南方都市报》)
   “灯会绝不会受到电荒的影响”,口气够豪迈的!这不像是一个工作人员说得出口的,他表达的其实是自贡市政府的意志。当地政府当然知道眼下自贡市的缺电情况,也不会不知道居民黑灯瞎火过日子的不易,其之所以顶着压力要将灯会举办到底,就是要将“南国灯城”这张新名片擦得铮亮铮亮。据悉,截止到2004年,观赏过自贡灯会的国内外观众人数已逾五千多万人次,灯会内外展经贸成交总额已达一百多亿元。在自贡,制灯、展灯、举办灯会经贸交易会已成为一项新的产业和城市经济增长点。一句话,灯会关系到当地的GDP增长和官员的政绩,对官员来说,灯会非办不可,而且要把规模办大,时间办长,效益办好。
   这都是可以理解的。问题是,当地领导忽视了一点,即得不到民意支持的灯会前景实乃堪忧。为什么?因为自贡灯会是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自贡人民自己创造的一种特有的文化民俗,自唐以降,其之所以长盛不衰,原因就是它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民俗。从其本来意义上来说,灯会并不是用来发展繁荣经济的,而是在春节、元宵、上元等节日里为百姓助兴的,百姓自己制灯,自己挂灯,自己闹灯,为的是图个开心和吉利。所有民俗都是来自民间,服务于民众,故其得以存在和繁荣的最根本前提就是,它得到了人民的喜欢和拥护。
    现在,我发现,各地政府都动起了这样的脑筋,利用当地民俗来发展经济。政府热衷于将民俗包装、嫁接后,悄悄地将民俗内涵置换成商品元素,然后将其当作一地的品牌推出去,谓之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么做当然也无不可,问题是政府这么做的意图太显豁了,老百姓一眼就看出,这是政府在掠人之美,将千百年来民众创造出来的文化成果当成了政绩平台,因此难免心生不满,对其产生抵触情绪。
    当然,我这么说,并不是一概反对政府参与指导发展民俗经济,而是担心这么一来,政府会在发展经济、造福一方的堂皇名义之下,下达政府指令,运用行政手段强行发展民俗经济,结果更加激起民众的不满。这类教训所在多有。就以自贡灯会为例,报道称,2000年之前,组织灯会一直都是自贡市的政府行为。企事业单位被要求自行制作灯组参展,制造费用完全由参展单位自己承担。2002年至2004年,灯会经济入不敷出。自贡市政府为了保留灯会这张“国际名片”,再次通过行政手段要求各单位或者各区政府轮流担任一天的“灯会业主”。这些“业主”投入一笔资金“换”来一批门票,而这些门票又通常被作为福利分发给单位职工。这种靠行政命令推动的活动一定会遭致民众的不满。
    尤其是在眼下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击雪灾、抵御电荒的非常时期,各地政府更加应该将保障民生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切不可为了维护一张“国际名片”做出有违民意的事。贵州省委点着蜡烛在开会(31日浙江在线),自贡市政府难道不好下令暂停几天灯会?现在不是旅游旺季,加上出行不便,还有多少游客有兴趣赶赴自贡去看灯会?这样下去,一定会得不偿失。须知,民俗民俗是人民创造也是人民享用的习俗,一旦其背离以民为本的宗旨,就不再是民俗了,发展民俗经济也就失去了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