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反对“百草园里种甘蔗”是表错了情吗?
11月19日《青年时报》时评版发表了孤云先生的《说说“百草园里种甘蔗”》,作者联系近来发生在绍兴鲁迅故里的两件事:咸亨酒店准备扩建成五星级大酒店的事和百草园里居然种起了甘蔗,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那些“反对的人大多表错了情”,因为咸亨酒店和百草园都不是什么历史文物,而是“鲁迅消费产业的周边产品”,结论是:“相形之下,我倒觉得鲁迅故居的师傅们比较朴素可爱:看着地空着也浪费,不如种点甘蔗吃吃。”
作者在此提出了一个很严肃的话题,即如何看待那些仿制的人文古迹。这个问题涉及面广,由于连年战乱加上文革时期的人为破坏,众多文物古迹或湮灭或遭重创后面目全非,进入新时期后,各地为了发展旅游经济,纷纷耗巨资重修文物古迹,故现在游客看到的大多是些仿制的古迹,如咸亨酒店即是。只不过,咸亨酒店内里的装饰布置还原了鲁迅先生小说中所写的形制,再在门前立一尊孔乙己的塑像,给游客提供一种在场感,所以大家也就不计较它是真是假了。
严格说来,这家重建于1981年的咸亨酒店确实不是历史文物,就像建在投醪河边上的五星级咸亨酒店不是文物古迹一样,——更正一句,孤云先生说“在此之前咸亨酒店就已经是一家星级酒店”一说有误,建在鲁迅故里的这家咸亨酒店不是星级酒店。那么,对待这类疑似历史文物,我们该抱什么态度?是鉴于其因为“疑似”所以能满足游客的游兴而对之报以应有的尊重或者就因为它是仿制品嗤之以鼻,任由咸亨酒店变身为五星级酒店,任由百草园种甘蔗?
照此说来,大可断了旅游之念。环顾海内,货真价实的文物古迹已经不多,多的是今人仿制的赝品。且不论若干年后,这类仿制文物也真成了文物,单就其仿真时融入的原作的意境、气韵及逼真程度,我们也应对其报以足够的尊重。至少,当如咸亨酒店这类仿真古迹建成几十年后已经得到广大游客认可的情况下,迁建改造不能不慎之又慎,不能简单地认为那些“反对的人大多表错了情”。
最后,我还要指正孤云先生的一处错误,即百草园不是仿制的,它确确实实是一处历史文物。百草园在鲁迅故居后面,北临东咸欢河,东邻沈姓房屋,西接梁家后园,南宽北狭,占地近2000平方米,原来是新台门周家的智、仁两大房族所共有。随着新台门周家的败落,百草园东首仁房的园地早于1915年就卖给东邻朱阆仙,西首智房部分也于1918年和新台门房产一起售给了朱家。解放后,国家花钱向后来的章姓业主收回,作为鲁迅纪念馆的组成部分对外开放,供广大观众游览和休息。百草园的主要部分大园至今仍基本保持当年的风貌。其标志之一,即那道被鲁迅称为“有无限趣味”的“短短的泥墙”至今仍留存如故。
诚然,正如孤云先生所言,现在的百草园已不是鲁迅时代的百草园,其实鲁迅在厦门大学任教时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的百草园也不是记忆中的百草园了,那“紫红的桑葚,酸甜的覆盆子,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也只是记忆中的旧踪,但我们不能依据园中出产的不同,就认定此园是仿制的。就因为它是一块园地,一年四季的动植物不尽一样,就像鲁迅成年时代的出产与儿时种植的有异一样,这很正常,只关时令、季节、物种,非关园的真假。园还是那座园,只是物是人非罢了。
那么,百草园里种甘蔗合适吗?这要看怎么回答这一问题:既然允许种甘蔗,那么允许种田吗?
通讯:浙江绍兴市人民西路67号绍兴教育
邮编:312000
电话:0575-86865066 13967591161
信箱:wxjxc@vip.sina.com
http://www.qnsb.com/Index/Catalog520/98109.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