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学校应重视对单亲学生的教育
今年年初,重庆4个年龄在16岁左右的中学生,因为无聊,想寻找刺激,于是无缘无故对小明和小春实施了令人发指的暴行:用烟头烫,让两人互殴,再是将他们带到厕所,逼迫他们喝尿、吃大便、吞下自己的口痰,受害同学被整得长期服用精神类药物。这4位肇事学生受到了法律应有的惩罚。办案的检察官透露,这4个少年有几点共性:其中3个生活在单亲家庭,另一个的父母长期忙于打工,疏于管教。(11月11日《重庆晚报》)
检察官在感言中表示,正是家庭教育不当造成了4位未成年人走上了犯罪道路,因此他呼吁要加强家庭教育。从这4位学生犯事后家长的认识:“欺负同学”不是多大的事,又不是抢劫、杀人,没有必要关押这么久,及在拒绝签收逮捕证的行动中可知,他们本人就是法盲,又怎么能指望他们教育好子女呢?我所担心的是,凭他们现有的认识,即使子女刑满释放后,也未必能保证他们不会再次犯罪。当务之急是,在呼吁对单亲学生实施健康的家庭教育的同时,学校更应承担起对这部分特殊学生的教育之责。
随着社会的日益开放,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在不断分化瓦解,由离婚导致的单亲家庭越来越多,在校生中单亲学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9月25健康网披露,某校开展的一次对2000—2001学年度学生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近3800名学生中,单亲学生有386名,占学生总数的12.8%,有的班级竟高达22.1%。进一步的调查表明,该校违规违纪的学生大都生活在单亲家庭中。单亲学生之成为问题学生,盖因为他们的心理异于正常学生,他们具有共同的心理疾病,主要表现为,忧郁类,散漫类,多疑类,霸道类,其外在行为表现为,容易冲动,不计后果,极易受外界不良风气影响,学习成绩普遍较差。
遗憾的是,目前多数学校一门心思抓应试教育,无暇顾及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任其沦落为边缘群体。发生在重庆的这桩恶性案件警示学校,再不能放松对单亲学生的教育了。目前可以考虑采用的教育措施有:
第一,建立单亲家庭学生档案。从入学起就开始建立单亲家庭学生的人头档案,加强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行为和家庭情况的了解、跟踪,并详加记载。选派责任心强、有爱心的教师去单亲学生多的班作班主任,交给他们单亲家庭学生档案,由其(也可包括科任老师)负责心理疏导,学习辅导,生活的关照,行为的矫正,定期与家长联系,掌握单亲家庭学生在家中和社会上的情况。
第二,加强对单亲学生的心理教育。针对他们的心理疾病,班主任除了要对他们进行人生观和伦理观教育外,还要定期与他们进行个别交流谈心,多鼓励,多表扬,多提醒,用教师的爱心去温暖他们、感化他们。同时,要创造多种活动环境,积极鼓励他们参加班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让他们在感受到集体的友爱互助中克服自闭心理,建立起良好的同学关系。
第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对单亲学生的教育不能单靠一方,而是要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合力。教师要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了解其在家庭中的情况,家长也是;同时,双方还要与社区、居委会配合,掌握他们进网吧、打游戏机、抽烟喝酒跳舞及与不三不四的人的交往等异常情况,一旦发现及时通报并研究解决措施。只有把社区教育与学校、家庭的教育结合起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调配合的教育网络,才能使单亲学生的教育收到成效。
上述事件提醒人们,加强对单亲学生的教育已迫在眉睫,家长要重视,教师更是义不容辞。
通讯:浙江绍兴市人民西路67号《绍兴教育》
邮编:312000
电话:0575-86865066
13967591161
信箱:wxjxc@vip.sina.com
http://news.sina.com.cn/s/l/2007-11-11/024514279428.s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