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校基建缘何成商业贿赂重灾区?

(2007-09-05 14:53:17)
 王学进:学校基建缘何成商业贿赂重灾区?

   刚开学,杭州市第十中学的师生意外得知,校长张国强、副校长钱建源因涉嫌在城建建设领域商业贿赂犯罪被检察机关查处了。来自浙江省检察院反贪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仅今年前8个月,该省教育系统已有25件25人因涉嫌城建领域商业贿赂犯罪,被检察机关立案侦查,数量与去年同比增长145%。在该省检察机关同期立案侦查的360件城建领域商业贿赂犯罪案件中,“教育板块”增幅已居首位。(9月5日《检察日报》)
   笔者在教育系统呆了几十年,耳闻目睹校长犯商业贿赂罪的N次了,而且闻见的频率逐年提高。令人费解的是,面对日益高发的校园腐败,教育主管部门和纪检部门依然本着发现一个查处一个的原则,而少有探究其中的原因,也少有制定出台相应的监督防范措施,任其发展为商业贿赂重灾区。这事多少有点奇怪。
   这些年,浙江的教育发展很快,这从各城乡学校的校舍焕然一新上可见一斑。政府和民间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学校硬件建设上,放手让学校用,但可能是太相信教育工作者的自律能力和奉献精神了,在划拨资金的同时并没像对其他领域那样制定监管措施。一些在其他领域强制推行的反腐措施,如工程招投标制度及浙江省工程建设领域广泛推行的行贿“黑名单”查询制度等,在教育系统却得不到落实推广,为校长和主管副校长收受建筑单位贿金网开一面。
   别再用老眼光看待教育系统和学校领导,学校并非清水衙门,也不是一方静土。随着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加上学校乱收费现象没有得到彻底根除,校长手上掌握的可用资金十分可观。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校长负责制”,赋予了校长在人、财、物等方面相当大的权力,创造了与其他领域“一把手”职务犯罪同样的条件。校长早就不姓“教”了,而是姓“钱”了,他们不任课,一天到晚与钱打交道,每时每刻都有涉及职务犯罪的可能。
    熟悉学校情况的人都知道,“校长负责制”保证了校长说一不二的权力,没有任何力量对其实施监督制约。许多地方的学校不设书记,而是书记校长一肩挑,这样来自党组织的监督没了。工会吗?那谁都知道,工会的职能除了给教师发点福利,组织几次文体活动,最有意义的就是召开一年一度的教代会了,对校长的权力极少有行使监督职责的。
    虽然多受了几年教育,但校长也是人,校长的贪欲不比外单位“一把手”强,但也不见得小,关键是,他们的权力太大,而且没有受到来自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的监督制约,形成了绝对权力,这就应了那句老话:绝对权力必然导致绝对腐败。
    眼看许多优秀校长倒在基建工程上,老师痛心,学生痛心,有关部门必须履行起保护校长之责。据2004年7月29日《中国青年报》报道,针对教育领域职务犯罪频发的情况,上海检察机关表示,将加强教育领域的监督制约机制,尤其是对“一把手”的监督制约。在一时间难以加强学校内部监督制约的情况下,由纪检部门牵头从外部加强教育领域的监督制约机制,非常必要。譬如建立健全学校领导的廉政考核评价体系,贯彻落实重大决策责任制,严格落实工程招投标制度及工程建设领域广泛推行的行贿“黑名单”查询制度等,像预防和打击商业领域的腐败现象那样防范、严惩教育系统的职务犯罪,重塑校长形象,树立学校威信,还教育一方静土。
通讯:浙江绍兴市人民西路67号《绍兴教育》
邮编:312000
电话:0575-86865066  13967591161
信箱:wxjxc@vip.sina.com
http://zjnews.zjol.com.cn/05zjnews/system/2007/09/05/008768146.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