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换位思考”:构建和谐教育的重要一环

(2007-09-03 16:29:05)
 

王学进:“换位思考”:构建和谐教育的重要一环

   刚开学,杭州市不少中小学玩起了“变形记”: 学生“变”老师,“变”环卫工人;老师“变”家长,又变“学生”……如在开学前的一个星期里,艮山中学的每个班主任都走了一遍学生上学的路,体验学生们上学需要的时间,从而对学生上学迟到的问题有了新的认识。(9月3日《今日早报》)
   所谓换位思考,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对此,有则小故事很能说明问题。甘地生前有一次外出,在火车将要启动的时候,他急匆匆地踏上车门,不小心一只脚被车门夹了一下,鞋子掉在了车门外。火车启动后,他没有犹豫,随即将另一只鞋脱下来,也扔出窗外。 一些乘客不解地问他为什么要把另一只鞋也丢掉,甘地说:“如果一个穷人正好从铁路旁经过,他就可以得到一双鞋,而不是一只鞋。”甘地之所以被称为“圣雄”,就在于他能时时处处站在底层人的立场想问题,时刻将穷人的苦难视为自己的苦难。以一国首脑之尊仍能设身处地为穷人着想,并由此产生崇高的大悲悯情怀,足见换位思考的意义之非同寻常。
   值此不断加剧的应试教育导致师生关系变得日趋紧张的当下,尤其需要提倡这种换位思考的教育方式。当学生、家长和老师都把追求考分和升学成绩作为唯一的教育目标的情况下,三者最缺少的就是彼此之间的沟通、理解、体贴和宽容。一旦学生成绩退步或表现不好,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总是以结果论成败,很少会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为他们想想原因何在,只知斥责辱骂。考之大量教师体罚学生,家长辱骂殴打孩子的诸多现象,都可归结到不知换位思考上去。
    就以艮山中学为例。正因为每个班主任都走了一遍学生上学的路,高三(6)班班主任童老师和政教处主任陈老师一起去了一趟张敏家,才发现家住丁桥镇的他要走一个半小时的路才能到校,由此知道了远道学生上学的不易,学校遂决定,适当放宽要求,允许住在转塘、丁桥、滨江等地块的学生8点以前到校。就这样,老师对学生多了份理解,便多了份宽容。如果凡事都能这样换位思考,师生关系一定能由紧张变得融洽,学校教育就能和谐许多。
   同样,从学生角度说,教育他们换位思考,让他们当回老师、家长和环卫工人,就能让他们明白许多道理,懂得大人的良苦用心,再不会对家长老师的严要求耿耿于怀,使自己变得理智起来,从而减少矛盾冲动与过激行为。在当今这样一个独生子女时代里,学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极少会从别人的角度去看问题,任性偏狭,自私小器,故教育他们懂得“扔鞋”的道理,多为他人着想,就能使他们学会善解人意,与人为善,这不仅能促使他们大大提高学习的自觉性,还有助于他们健康人格的塑造,受益终生。
  此前,我只知有个别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换位思考,但因为没有学校发动,换位思考并没有作为一种常规教育手段得到普遍使用。新学年新气象,我希望正在杭州市中小学兴起的这场“变身”运动,能促成换位思考这种教育方式由零敲碎打发展为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性教育模式,为构建和谐教育提供有效的教育手段。
通讯:浙江绍兴市人民西路67号《绍兴教育》
邮编:312000
电话:0575-86865066 13967591161
信箱:wxjxc@vip.sina.com
 http://zjnews.zjol.com.cn/05zjnews/system/2007/09/03/008760986.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