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请告诉我,22位济南市民是怎么在大雨中死去的?

(2007-07-19 11:04:32)
 

王学进:请告诉我,22位济南市民是怎么在大雨中死去的?

   7月19日各大门户网站都不约而同在头条位置刊发了一则来自《齐鲁晚报》 的消息,题为《山东济南遭受特大暴雨袭击22人死亡》,据题目所示,原以为该报道将重点披露这22位市民是怎么死的,可遗憾的是,除了一句“据初步统计,22名市民不幸遇难,6人失踪,142人受伤”,别的都没介绍。无独有偶,7月18日中国新闻网在报道重庆大雨致35人死亡时,也没有披露死者的身份、职业及死难情形。
  一场大雨怎么会死这么多人?这应该是报道的主题,其他诸如路上车辆排起长龙、路边店成了避雨地、乘客压在公交车站、砖头上了马路中央及姑娘光脚走在雨地里,都不是读者关心的内容,至于省市领导如何冒雨赶赴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坐镇指挥防汛救灾工作等,你不说我们也知道,我们最想知道的是死者的情况。因为在所有天灾中,没有比死人更重大更惨痛的灾祸了,在以后的防汛抗旱及应急机制的制订完善中,也没有比保护人民的生命更核心的内容了,所以说,记者在惨祸发生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调查报道死难者的情况,能为领导在指挥防汛抗灾工作中做到尽量减少人员伤亡提供决策依据。
  譬如说,这22人中有人也许是因为房屋倒塌致死的,大雨过后,有关部门就要组织力量调查一下全市还有多少市民住在危房里,尽快研究出台解决措施;譬如说,这22人中也许有相当部分是外来民工,那就得追究一下为什么他们往往成为最易受灾的人群;再譬如说,这22人中可能大部分是淹死的,那就得拷问济南市的城市排水系统存在哪些问题,对此,已有诸多网友纷纷提出了质问。按常理推想,如果不是济南市的排水系统出现问题,一场大雨不可能死那么多人。难道不是吗,正是排水不畅,造成省城低洼地区严重积水,才危及市民的生命?
   在此,我还想就下列两则新闻:一则来自2004年6月18日大众网,“在今天的暴雨中,载着48名小学生的大客车被困雨中,全车师生被迫登上车顶待援。省城众多警民齐心拼死营救,40多分钟后,车顶上的52人终于幸运脱险。”另一则来自2005年7月13日新华社,“12日中午,济南市区突降暴雨,持续一个多小时的倾盆大雨使得市区低洼地区严重积水,给出行带来不便。”质问一句,既然济南市的排水系统存在问题由来已久,为什么几年过去,有关部门不痛下决心,对其进行改造完善呢?难道正应了网友的那句质疑:地下工程不及地上工程有“面子”?
  一场大雨将砖头、水桶、拖鞋、脸盆等日常用品冲上马路并不奇怪,值得惊诧的是为什么有22人会死于大雨。这不仅是媒体记者和广大读者所关心的,也应当是政府官员所关注的。作为城市管理者,各级政府官员无论是在市政建设上,还是在制定启动各类城市应急系统上,都应该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尤其是把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置于重中之重的位置予以通盘考虑谋划。所以,我建议媒体记者,今后在凡是有关天灾致人于死的事件中,都应该把死人的事作为头等大事予以调查报道,促使为官者牢固树立起人本位的执政理念,多做实事工程,少搞面子工程,这样,天灾来时就不致成为人祸。
通讯:浙江绍兴市人民西路67号《绍兴教育》
邮编:312000
电话:0575-86865066   13967591161
信箱:wxjxc@vip.sina.com
http://news.sina.com.cn/c/p/2007-07-19/035712229992s.shtml
http://news.sina.com.cn/c/2007-07-18/220812228719s.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