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陈圣章为什么成不了“白卷英雄”?
湖南浏阳三中考生陈圣章今年高考考了零分,这不能代表他的真实成绩,他是故意考零分的。他为什么要这么做?理由很简单,他要以这种最激烈的方式表达对应试教育,对高考的强烈抗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表达了对高考的质疑:高考是不是最好的选拔人才方式?高考是不是可以改革?应试教育能提高一个人的道德,综合素质吗?应试教育压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一个被束缚了个性和创新思想的民族它有生命力吗?(7月1日《潇湘晨报》)
听起来铮铮有词,大有一副殉道者的悲壮架势。但读完这则采访实录后,我的第一感觉是恶心。陈同学也不想想,今夕是何年,仅凭四门高考科目均得零分及一番大道理就想成为一位“白卷英雄”,简直是痴人说梦。陈圣章注定成不了张铁生第二,因为他没有后者的真诚,所以最终成不了“白卷英雄”,至多是小丑一个。
凡是看过1973年8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的《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的读者,不能不承认,张铁生并不是故意要做一个反潮流的“白卷英雄”,开始时他很认真地做题(实际分数是语文38分,数学61分,物理化学6分,都未交白卷),只是在做物理化学试卷时写下了那封信。至于后来事态的发展,并非其个人意志所能控制。“白卷英雄”最终成为“悲剧英雄”,全取决于当时的政治形势。单就其当初的行为本身分析,无论是写信的动机还是信的内容,都是真诚的,并未有哗众取宠之意,如若不信,有原信为证。
陈同学则全不是这样的,他是存心的,从一开始就预谋要考零分,并且有借机扬名的念头。其可恶之处在于,他明明是一个油滑、世故的小混混,在记者跟前偏偏拿高考制度和创新说事,慷慨陈词,俨然摆出一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架势,意在邀宠。尤其可笑的是,他竟把自己的兴趣——他喜欢软件编程,他幻想着能“开发一种软件监视腐败分子”——当作他立志创新的依据,炫耀他比那些高官具有更强烈的爱国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所谓不知廉耻为何物是也。
说起来,陈圣章比张铁生更等而下之,起码他连反潮流的诚意都不具备。就像考零分的考生批评高考不具有说服力一样,一个丧失了诚实为人的道德底线的人决不能成为“白卷英雄”,甚至连做张铁生第二都办不到。不论陈圣章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驱使我这么做”来解释自己的行为,还是拿反腐来标榜自己的殉道行为是何等高尚,结果都难逃这样的结局:其人其行终将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
如说此事尚有一点积极意义的话,那便是留给教育工作者这样一个沉重的话题,即陈圣章交白卷暴露出来的问题并非是知识多寡的问题,实是道德品质高下的问题。与其说他交上的是一张知识为零分的答卷,不如说交上的是一张道德考试为零分的试卷,这从另一个侧面暴露出了当今学校教育存在的一大弊病,即重智轻德的问题。此事该反思的恰恰就在这里。
通讯:浙江绍兴市人民西路67号《绍兴教育》
邮编:312000
电话:0575-86865066
13967591161
信箱:wxjxc@vip.sina.com
http://news.sohu.com/20070701/n250852898_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