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集体舞如何破解三重尴尬
距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推广〈第一套全国中小学校园集体舞〉的通知》过去17天,成都市实验中学500名学生集体表演的“校园华尔兹”闪亮登场了。舞蹈在优美的快节奏维也纳圆舞曲声中开始,敬礼、牵手、进退步、旋转、摆荡,翩翩舞姿中,身着正装的中学生俨然一对对绅士淑女,令看台上的数百名家长、社区群众甚是惊奇。学生跳得过瘾,专家则称这有利于培养孩子气质。(6月18日《天府早报》)
教育部先后作出的两项大动作,即在全国中小学推广阳光体育运动和校园集体舞,引来各方热议,赞成者有之,反对者有之。就教育部下达要求今年9月1日在全国中小学推广校园集体舞的通知,诸多专家、家长纷纷表示,校园集体舞难逃三重尴尬:一是应试教育的束缚,二是忽视学生个性,三是引发早恋。假如不能很好地破解这三重尴尬,校园集体舞的前景堪忧。
那么,如何破解校园集体舞面临的三重尴尬呢?
先来说第一重尴尬。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学生惜时如金,哪有闲心跳舞?一位家长的担忧很有代表性,他说:“如果全国所有学校都让学生在下课后跳舞,那样的话,我就会同意,因为这说明学生们在同一起跑线上。但是,我现在担心的是,当我的孩子跳舞的时候,别的孩子在拼命学习!一天两天看不出差距,1年之后,学习上花时间比较多的孩子,成绩肯定好。”这倒也是。教育部即使想用一纸行政命令,在全国中小学强制推行校园集体舞,事实也难以办到。不必说农村学校不具备师资、场地等条件,不可能立即推广校园集体舞,即便城市学校,也难以同时开展普及校园集体舞,必定存在不平衡状态。家长的担忧不无道理。
本来嘛,推广校园集体舞旨在缓解学生精神压力,结果呢,仍然难以避免应试教育的干扰,这确实够尴尬的。
破解之道也许只能是遵循老方法,靠行政手段来个一刀切,即在同一地区,由教育行政部门出台措施,要求所属学校一律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在规定时间里推广校园集体舞,任谁也不得例外。就像长沙市教育局一样,6月15
日正式发文,要求所有学校班级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时,至少保证每星期3个体育课时。“不参加学校的体育活动,甚至不参加课间集体舞的学生,都可能评不上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6月16日《潇湘晨报》)这样的规定也许会遭人质疑,但在应试教育的特殊环境下,不得已只能求其次了。
再说第二重尴尬。上海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杨丽丽说:“专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后再下达规定。早在春秋时期,教育家孔子就提出著名的因材施教原则,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按照这一原则,在确保基本教育目标的前提下,多给学生们一些选择活动内容的自由呢?”上海徐汇中学一位初二学生郑伟雄说道:“我不喜欢跳舞,我喜欢打篮球,要是打打篮球什么的还可以。”小郑说得对,学生兴趣各异,教育部要求所有学生跳舞,似有忽视甚至牺牲学生个性之嫌。
但我们要看到,培养学生的跳舞兴致和技能,这本身就是一种个性教育。人的个性既有天生的一面,也有靠后天培育而成的一种二种。要求学生跳舞并不排斥学生发展其他个性,如小郑那样,跳舞的同时,也可以打球,两者并不冲突。学校要是把此中道理讲透,鼓励学生像培养跳舞的兴致那样,发展其他个性爱好,一定能促进学生个性向多元化发展。
最后说说早恋问题。校园集体舞最为人诟病的就是这点,很多家长都这么认为,让男女学生手拉手地跳舞会引发孩子的早恋。一位王姓女士知道教育部的通知后很紧张,其女儿小萌正值青春期,王女士担心每天学跳交谊舞,会增加孩子早恋的机会。她认为,中小学生应以学业为重,学校增加体育锻炼是好事,但跳华尔兹就没必要了。“现在的中小学生普遍早熟,孩子很容易产生好奇心理。男女学生每天跳舞搂搂抱抱,很有可能引发情感方面的问题。”不仅是多数家长,甚至连一些教育专家也持有这种担心。
其实,这种担心与要求男女生分校就读、分班教育和分食堂就餐预防学生早恋一样幼稚可笑。教育部在请专家制定这套校园集体舞之初就考虑到了这点,力求通过独特的舞美设计来规避男女生因肢体接触过密造成的滋生感情的可能性。据悉,整套校园集体舞包括小学组《好朋友》、《阳光校园》、《小白船》,初中组《青春旋律》、《校园秧歌》,高中组《青春风采》、《校园华尔兹》等7套,是在充分调查研究和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育规律创编的,具有鲜明的教育性、科学性和群体参与性。它既有双人对舞,也有四人轮舞,每套舞蹈大约4至5分钟,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跳一遍或多遍,或者跳多套。并不是一男一女跳一年二年甚至三年。
放心吧,学生要早恋的不管怎么样都要早恋,不早恋的即使跳舞唱歌也不会,家长切不可把子女想得太简单了。
可以肯定,校园集体舞在推行之初会遭遇许多尴尬,但要是大家都将其当作广播体操和眼保健操一样看待,教育部门领导有方,学校组织得力,一定能破解诸多尴尬情形,将校园集体舞推广到每一所中小学,造福千千万万中小学生。
通讯:浙江绍兴市人民西路67号《绍兴教育》
邮编:312000
电话:0575-86865066 13967591161
信箱:wxjxc@vip.sina.com
http://news.qq.com/a/20070618/0010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