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拿什么来祭奠“四明第一桥”
5月23日,享有“四明第一桥”美誉的方桥倒塌了,它是被一艘舟山籍的船只撞沉的。这座横跨于鄞奉江上的下承式的弓挂钢梁结构大桥,建造于1907年,是由德国工程师设计的,其造型制很像宁波三江口的灵桥,但比灵桥还大三十岁,已有百年历史,系奉化市文保单位。方桥倒塌造成两行人落水,一死一伤。(5月24日《现代金报》)
看着照片上方桥呈“麻花”状落入江中的凄惨景象,笔者不禁痛心地问:拿什么来祭奠方桥尸骸?有起死回生的可能吗?桥梁专家没给出答案;或者重建一座新桥?当地政府尚未作出决定。不管结果如何,作为文物古迹的方桥再也不见了,哪怕按照其型制重建方桥,也已经丧失了文物价值,此方桥不再是彼方桥,因为文物是不可再生的资源,说没了就没了。
惋惜之余,我们毕竟还得面对这么一个严峻的问题:作为旅游圣地,奉化市有诸多的文物古迹,如何从此次事件中汲取教训,更好地保护现有的文物古迹,应该是当地文管部门和其他政府部门必须思考的问题。
说到此次事件的教训,够深刻也够沉痛的。鄞奉海事处奉化办事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座桥已经多次被撞了,最近一次是3月份,这也是倒塌前最严重的一次。”当时一艘宁波籍黄砂船撞在桥沿上动弹不得,桥上被撞的钢梁明显凹了进去,两桁架上弦杆之间发生严重变形,老桥一侧受损长度达三节18米,主钢桁架被撞进30厘米。在当地政府的紧急维修后,4月中旬,方桥重新开通。但遗憾的是,即便如此,有关部门仍没采取相应的保护政策,对过往船只实施限制性措施,遂导致悲剧发生。
此起事件有三点教训值得总结。首先是有关部门对方桥所具有的文物价值认识不足,只将其当作普通桥梁来看待,以为只要能满足通行就行了,而没将其提升到文物古迹的高度来重视和保护;其次也反映了文物保护意识的缺乏,有些同志不重视文物保护工作,认为文物保护是文物部门的事情,与当地政府无关,即使文物保护得再好也无关政绩,缺乏“守土有责”的责任意识;再次是反映了文物依法行政力度不足,由于文物执法的主体不是文物部门,而是工商、公安、规划等执法部门,政出多门,造成政令不一,所以一旦发生文物破坏情况时,往往得不到有效遏制或被处理。报称,最近几年,方桥频频遭遇过往船舶的野蛮碰撞,多次被迫封桥维修,但鲜见有对肇事船只的严厉处分,方桥被撞的危险一直得不到排除。
上述分析也适合于其他地方在文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但愿方桥的倒塌能警示和促成各地政府部门认真反思辖区内的文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查隐患,找漏洞,想对策,看管好祖宗交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通讯:浙江绍兴市人民西路67号《绍兴教育》
邮编:312000
电话:0575-86865066
信箱:wxjxc@vip.sina.com
http://news.sohu.com/20070524/n250189193.shtml
http://zjnews.zjol.com.cn/05zjnews/system/2007/05/24/008456015.shtml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