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由一场别开生面的小学听证会说起

(2007-04-20 10:00:56)
 

王学进:由一场别开生面的小学听证会说起

   日前,宁波市江东中心小学对四五年级的千余名学生做了一个“关于小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的现象调查,结果显示,“曾带过手机进校园”的小学生占了15%。为此,4月19日晚,该小学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听证会,由学生、家长和老师,组成了辩论的正反方,进行激烈的观点碰撞:小学生能不能带手机进校园?带手机进校园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4月20日《现代金报》)
  听证会进高校不常见,进中学更少,进小学简直是闻所未闻。就此则新闻而言,笔者更感兴趣的是听证会本身,而不是听证的结果。据我所知,即使在中学,在学生该不该带手机的问题上,各校都毫无商量的余地,总是下达一纸校令,严格禁止。禁带理由一大套,没学生说话的余地。如有违反,轻则收缴,重则纪律处分。如果是小学,那更不用说了,从未听说有哪所小学允许小学生带手机进校门的。
   在允不允许小学生带手机问题上,江东中心小学不是简单地用校规一禁了之,而是慎重其事地召开听证会,在充分听取学生、家长、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再作定夺,这种民主平等的求实态度值得肯定,应该提倡。从小学生铮铮有词的申诉中,笔者欣喜地感受到小学生们一旦赢得话语权,他们维护自己权益的愿望是如此强烈,而且陈述的理由和口气是那么地理性和老练,人生而具有民主平等的意识在此再次得到了印证。
   听证会是民主的产物,是个好东西。尤其在当今的教育生态下,学生的权益经常得不到保障,几乎每天都能听到来自各地学校的负面消息,说某某学校的学生又遭教师体罚了,某某学生因某某原因被学校开除了。同一天的《京华时报》就报道了,海淀区西北旺唐家岭兴旺学校一年级女生晶晶(化名)被班主任掐裂耳朵,被诊断为左耳廓裂伤,长时间不愈合致感染生疮,校长反而称农村学生可体罚,该打。农村学生为什么可体罚?不妨听证一下吗!试想一下,在这样的学校学生的权益能得到保障吗?
   在当今的教育制度下,为什么学生特别容易受伤?就因为学生处于弱势地位,教师和校方处在强势地位,后者随便出台一项规章制度,就可以任意处置学生,而学生则没有任何诉求渠道。假如各校能像江东中心小学那样将听证会作为一项制度设计,在事关学生权益的问题上广泛听取学生及家长的意见,这不仅能很好地维护相对弱势者学生的权益,彰显教育平等,还能从小培养他们的民主意识和公民觉悟,善莫大焉。
通讯:浙江绍兴市人民西路67号《绍兴教育》
邮编:312000
电话:0575-6865066   13967591161
信箱:wxjxc@vip.sina.com
http://news.sina.com.cn/s/2007-04-20/030712821493.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