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张副局长,请不要乱放炮
在3月24日南京召开的江苏省现实题材电影、电视剧创作座谈会上,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炮轰《苹果》、《三峡好人》等几部热门电影,称前者侮辱了中国人,说后者注定没人看,导演贾樟柯被指“没有一颗关怀的心”。他说:“不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影片中,而是以旁观者的角度过于客观的描述。这种自然主义的描写极其容易变成绝对写实主义,他们忽略了戏剧性,拍出来的作品就显得特别冰冷,太单调,不温暖,色彩也不够饱和,这样很难感染观众的。”(3月25日《现代快报》)
《苹果》剧情是否侮辱了中国人,鄙人不便置喙,因为没看过,但说《三峡好人》“慈悲心缺乏”,导演贾樟柯“没有一颗关怀的心”,这是万难令鄙人苟同的。鄙人看过《三峡好人》,以为该片最能打动人的就是其草根情节和悲悯情怀。影片之所以能获得金狮奖,贾樟柯之所以获得亚洲电影最佳导演奖,凭的是什么?凭的就是其对一百万三峡移民的深刻的人文关怀,凭的就是其用客观冷峻的写实手法忠实地记录了他们无奈的抗争、巨大的牺牲,以及对身处变迁浪尖的三峡移民的人性的深刻洞察和细腻表现,靠这才折服了国外评委和无数观众。难道不是吗?
既然身为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应该是电影鉴赏方面的专家权威,但综观其上述宏论,竟令我等外行怀疑其是否真懂电影,真的看懂了《三峡好人》。鄙人注意到,张副局长在炮轰《三峡好人》时,有意无意地将《黄金甲》拿来作比,言下之意是,后者才温暖,才丰富,色彩也够饱和,导演张艺谋才有一颗关怀的心,所以才能感染观众。鄙人在此不想比较两部影片的优劣,虽然鄙人看过《黄金甲》,有一肚子牢骚想发,但不想拿它与《三峡好人》相提并论,它不配。鄙人只奇怪,何以张副局长这样的大行家竟然会看不出《三峡好人》是一部饱含人文精神的杰作!
诚然,《三峡好人》没有炫目的技巧或引人入胜的情节,更没有被一些大片用滥了的煽情和噱头,它有的只是质朴、自然,像生活本身一样浑然天成,但处处又充满了悲天悯人的情怀。影片通过蒙太奇手法反复呈现的那一张张黝黑的脸、一个个光着膀子的身躯,还有那个喜欢模仿周润发的小伙子的貌似喜剧实则悲剧的表演,那个爱唱流行歌曲的小孩子的远去的歌声,诸如此类的细节描写,处处散发着人性温暖的光辉!尤其那结尾的一幕,主人公三明带着一群身背包裹去山西挖煤的男人步出工棚,茫然地向远方走去的身影,深深地感染了观众。一位女邻座竟伤感得流下了热泪。说这样的影片冰冷,没慈悲心,真是天大的笑话!
由此我不无忧虑地想,上述意见如果只是张副局长的一己之见还好,要是代表了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的意见那可就糟糕透顶了。假如他们是带着这样的审美眼光去审查一部影片,后果将会很严重。不承认《三峡好人》是一部饱含人文精神的杰作,指责贾樟柯“没有一颗关怀的心”,难道《黄金甲》才配称是一部饱含人文精神的杰作,难道拍摄帝王戏、宫廷戏的导演才有一颗关怀的心?至此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老百姓很少看到如《三峡好人》这样充满人文精神的现实主义杰作,触目所见的不是《黄金甲》《夜宴》等耗资巨大的所谓大片,就是《汉武大帝》《秦始皇》之类的帝王戏、宫廷戏,那是因为电影局的审查官们的审美观念出现了问题。呵呵!
通讯:浙江绍兴市人民西路67号《绍兴教育》
邮编:312000
电话:0575-6865066
信箱:wxjxc@vip.sina.com
http://news.163.com/07/0325/02/3AD8VANJ00011229.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