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端午纪念伍子胥标榜的是什么价值观?

(2006-05-23 11:28:22)
王学进:端午纪念伍子胥标榜的是什么价值观?
农历5月初五的端午节马上就要到了,今年端午不同于往年,苏州将借“伍子胥起源说”的苏州端午节进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东风,端午节这天将正式举行伍子胥大型祭祀活动。对此,专家表示,端午姓“伍”姓“屈”不是关键,中国民俗的“文化共享”才是最重要的。(5月23日《现代快报》)
   端午姓甚名谁,专家看来不是关键,但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认识已经深入人心且被国人普遍接受的情况下,再来颠覆此种共识难免遭致非议。作为一种民俗,端午节自产生以来的二千多年间已经在国人心目中定格成一种文化符号,因为与屈原结缘,人们习惯上就将其称为诗人节。人们在端午节这天纪念屈原,不仅是为了缅怀屈原的爱国情怀,也是在表达对他为中国文化作出的杰出贡献的追思念想。每到端午,国人就会记起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是联合国确认的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世界文化名人之一,并由此追怀他高尚的人格: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对百姓怀抱的深切同情——“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对理想的不懈追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而伍子胥何许人也?他只是诸侯国的一个政治家、军事家,一介赳赳武夫而已。据史料记载,他原是楚国将军,只因楚平王一夜之间将伍家百多口人杀尽,只身跑到吴国,投身在吴王阖闾的门下,后又成为夫差的相国,最后因与夫差意见不合,被后者赐剑自杀。考之伍子胥一生,乏善可陈,除了帮助吴王建了苏州城外,其人生使命可归结为二个字:复仇。他只为一个灭楚的承诺而活,其全部的人生信念就是泄私愤。为要泄去心头之忿,伍子胥不单要灭楚,更要把长埋在陵墓里的楚平王,连同棺木尸骨也揪出来!他要当着所有的楚人吴人面前,把楚平王鞭尸三日三夜!果然,当伍子胥率军破楚后,抓不到楚昭王,于是掘开楚平王之墓,开棺取尸,用重鞭鞭尸三百。自在电视上看到这丑恶的一幕后,伍子胥的形象在我心目中彻底坍塌了。这样的一个复仇狂值得后人世世代代纪念吗?
   端午节是诗人节,也就是文化节,只有屈原这样的文化巨人堪当此任——享有万民纪念,伍子胥算哪门子文化名人,硬要说他也代表了某种文化的话,那就是复仇文化,所谓君子报仇十年未晚。可现代社会需要弘扬这种复仇文化吗?我们正在建的是和谐社会,提倡依法治国,以德治国,我们需要的是宽容,人道,忠恕和友爱,而不是仇恨,像伍子胥那样,一旦大仇得报,整个人就似失去了往日的精力一般,再也燃烧不起那一道无坚不摧的火焰。将端午节的纪念对象置换成伍子胥的危险就在于此。
  撇开端午节纪念谁背后的利益盘算,单从“文化共享”这点而论,我以为端午姓“伍”姓“屈”不是关键的专家论点是站不住脚的。从上述分析中可知,让一个复仇狂替代一位大诗人成为端午节的主角,标榜的是全然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与建设和谐社会的宗旨相悖,不可取。
http//163.com/06/0523/00/2HP2QR3A0001124J.html
通讯:浙江绍兴市人民西路67号《绍兴教育》(身份:副主编)   邮编:312000  
电话:0575-6865066(小灵通)   0575-5132604(办公室)  13967591161(手机)
信箱:wxjxc@vip.sina.com
笔名:陌上青       山阴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