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狼毒》:一部史诗性的草原传奇

(2015-06-22 11:30:34)
标签:

路远

长篇小说

红狼毒

草原传奇

分类: 书评

同学聚会,获路远赠其新著《红狼毒》。这个端午节,回老家曲阜陪伴老母亲几天,凑此时间,读完了路远的这部长篇小说。随看随在微信上记录下阅读笔记。


看完楔子和前两章了。感觉这是一部草原传奇。开篇就很吸引人。悠远而辽阔的叙述,一下把读者就带到了那个有着传奇色彩的大草原上。


主人公杨十五(又名狼台吉,后来成为奕公爷),极具个性,兼具各种可能性,为故事的发展留下了广阔的空间,让读者从开篇就开始关注他的命运遭际。这个无赖加混混,将走向何方?现在还不得而知。在他成长为草莽英雄的路上,还会遭遇什么,让读者很想继续看下去。


作者叙述很有特点,散漫而自信。打上了路远痕迹的优雅语言与粗犷的草原生活,竟然结合得很好。全能的视角需要一副全能的笔墨。路远做到了,无论是风光、习俗、人物,还是几百年前的故事,都如在眼前,信手拈来。


以上这些,使我有了一个初步判断,我手上的这本书,也许是一个草原民族史诗性的作品。但故事讲到现在,尚属波澜不惊,无论是杨十五半路劫马,还是为大脚奥登仗义出头,都还没有超出人们想象的故事发生。


进入第三章。路远没让我失望。超越我想象的故事终于来了——黑骏马重回草原寻找它的骑手——至此,所有的铺垫似乎都到齐了。各色人物也已经到齐,舞台搭好,一台大戏要开始了。两块乌云相遇了,撞击了,闪电,惊雷,路远真是写情的高手,写心理活动,写的就像办事一样。


全部看完之后,感觉这部小说非常成功,是一部史诗性的作品,大开大合,又细腻委婉,写的迴肠荡气。这是一个丛林社会的故事,演译着胜王败寇的法则,最后的玉石俱焚却留下了一个悠长的问号。


这个故事的背景,是中国社会近代走向现代的交割期。路远没有直面正写那个大舞台上的故事,而选取边地一角,从而使那个大舞台成为这个草原传奇的背景。在这里,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大丈夫,曾是那个时代社会一个男人最高的价值追求。但最后结局意味着对这个价值追求的质疑。由此表现了作者对于中国社会现代转型的历史重负的思考。


路远说,他是想通过一个底层人物的崛起,写人生在特定历史状态下的悲凉,其实也想表达人和社会的荒谬。参加革命的奕川,其实是为了报一己之仇。他(们)成了后来社会动荡中最不安定的因素。这为中国社会后几十年的荒谬,提供了一种理解角度。


路远说,真实的原型是在同一天同一时间,带领几个士兵闯进主人公家,把奕公爷和奕山父子俩都枪杀了。而在这之前,主人公奕公爷要斩草除根,杀掉奕川。是奕山竭力保护了他兄弟般的好友奕川。


这是一部意味深长的历史作品,艺术大于思想,很具象征意味。矛盾纠葛,恩怨纠结,正与邪,荒草般缠绕在一起,为评论家们对这部小说以后的多元解读提供了空间。


书中塑造的几个人物立起来了,奕公爷,十三奶奶,喇嘛二爷等,都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听路远说,腾格尔去年看完之后,给他发信说:我爱死十三奶奶了!一个作家心里,能装下这么多个性鲜明,性格迥异的人物。了不起。这是这部小说的非常大的收获。


读这部小说的时候,越到后来我越担心,路远会不会为了政治正确而放弃些什么?读完,我放心了。路远就是路远。最后这个开放性的结尾意味深长。开头,我以为这是一部过去的历史。最后却分明指向了今天。


这部小说的艺术性也有许多可称道之处,叙述语言很有特色,对草原风情民俗的描写也很吸引人。许多大段的描写,堪称绝妙文字。


 

正在我阅读期间 路远告诉我,刚刚从内蒙传来消息,《红狼毒》以四轮满票通过,获得了内蒙古最高文学大奖“索龙嘎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