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山多彩
刘亚伟
济南多山,不仅南部远郊层峦叠嶂,而且在市里、在近郊,就有许多山,比如千佛山、英雄山、燕子山、燕翅山、金牛山、玉函山、黄石崖、佛慧山(大佛头)、平顶山、马鞍山、华山、鲍山、、鹊山、标山、匡山等等,低调朴实,山与人为伴,城与山相融。
由于楼间见山影,抬脚就上山。在济南居住,登山就成了一项十分方便又饶有趣味的户外活动。公交车上,常常可见脚穿登山靴,手持登山杖,背负冲锋包的人。
从城里南望,一座山峰犹如一扇绿色屏风,那就是千佛山。
从我住的地方,乘坐公交车,六七站路,十多分钟,就可到千佛山南门,下车进山,沿弯弯曲曲的环山道缓缓而下,一边散步一边呼吸新鲜空气,是许多老年人每天必习的功课。
我和老伴偶尔也加入其中。
山路两边,有许多野生的酸枣树,入秋之后渐次成熟,原先藏在绿叶间的酸枣染红挂彩,这时再也隐不住身影,索性在秋阳的照耀下,高高地挂在枝头,引诱着人们顺手采摘几粒,回家泡菜。
近来,我和老伴又喜欢上了另一条路线,坐49路车,到友谊山庄下车,往前几十米右拐上坡,就是去往平顶山的山路,起初山路陡峭,到达山顶之后,沿平缓的山顶,走过几个山头,就是佛慧山。从那里,沿山涧小道下山,到旅游路乘坐137路公交车,十几分钟之后,就可以坐在家里喝茶了。
今天,我们已是第三次走这条路了。沿途林深树茂,茅草灌木丛生,林木疏落处,可见山下片片楼群,往西北眺望,可见千佛山黛绿色的身姿,和坐落在千佛山前怀的金色大佛,在秋阳照射下,熠熠发光。
登山,最好的季节是秋天。这时看一座山,可以看到它分明的层次,丰富的色彩,深深浅浅、浓浓淡淡,丰满里有厚实,雍容中有朴实。
行走间,老伴突然指着对面大写意国画似的一面山坡上,说,那样的地方,好像飞过去,可以落在上面。
如果你俯下身,注意身旁、脚下,还可以发现一些动人细节,一枝艳翠透亮的红叶,一丛色彩杂陈的灌木,一块形态特异的石头,一段凸出地面的树根,一片迎风摇弋的茅草……都能让人生出怡然的感觉,继而浮想联翩。
这样,自然而然,就想起了林语堂先生的一篇名作《早秋精神》,有一些触动我的句子,录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那么一段时光,充满了早秋的精神。这时,翠绿与金黄相混,悲伤与喜悦相杂,希望与回忆相间。在此一段时光里,青春的天真成了记忆,夏日茂盛的回音,在空中还隐约可闻。这时看人生,问题不是如何发展,而是如何真正地生活;不是如何奋斗操劳,而是如何享受自己拥有的那宝贵的刹那。
这时,感觉到自己已经达到一个地点,已经安定下来,已经找到自己内心中向往的东西。这时。感觉到已经有所获得,和以往的堂皇茂盛相比,是可贵而微小的。虽微小而毕竟不失为自己的收获,犹如秋日的树林,虽没有夏日的葱茏,但是所具有的却能经时而历久。
……我最喜欢秋天,因为秋天,树叶的颜色金黄,成熟丰富。其实金黄的丰富并不表示春天纯洁的无知,也并不代表夏天强盛的威力,而是表示老年的成熟与蔼然可亲的智慧。生活的秋季,知道生命的极限而感到满足,因为知道生命的极限,在丰富的经验之下,才有色调儿的和谐,其丰富永不可及,其绿色表示生命与力量,其橘色表示金黄色的满足,其紫色表示顺知天命与死亡。
……于是开始有温和平静的心境,知道生命上的极限而感到满足。人必须与自己的命运和解,以一种平和的态度享受生活。













大佛头山简介(来自网上的资料)
大佛头山得名于山间突峰雕有巨大的佛头石像,故民间俗称其“大佛头山”。
位于济南千佛山东南,也叫橛山、佛慧山。其峰下深涧内为开元寺遗址。在古时,秋日的佛慧山满山黄花盛开,蔚为壮观,常引得文人雅士来此吟眺,被称作“佛山赏菊”。“佛山赏菊”是旧时济南“八景”之一。
又名佛慧山,因山有“佛慧寺”而得之。“佛慧寺”是“开元寺”的前身。据记载,“佛慧寺”建于唐代开元年间,明初济南城内开元寺被官府占用,僧众徙并于此寺,遂改称“开元寺”。
古人迷信风水,认为济南城地势低洼,像一条船,如果不把它系住便会被水漂走,所以就在佛慧山上建了个巨大的石橛,用来系“船”。因此,此山又有“橛山”之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