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樟木小镇泥石流瀑布麻章藏布喜马拉雅大峡谷南坡 |
分类: 游记 |
在喜玛拉雅山脉中段的南坡上,座落着一个美丽的小镇,她面朝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每天都迎受着从印度洋北上而来的暖湿气流。这源源不绝的暖湿气流被平均海拔6000多米的喜玛拉雅山脉挡住后,就在山的南坡上聚集着,涌动着,当它们终于在小镇脚下找到了一个海拔只有2000米的大豁口时,便争先恐后地一拥而入,顺着波曲河(麻章藏布)峡谷向上攀升,悄悄地越过喜玛拉雅这堵天墙似的屏障,然后消散在藏南谷地中。
这个每天都被暖湿气流浸润着的边境小镇就叫樟木。是我国唯一的一块位于喜玛拉雅山脉南坡上有人居住的土地。
樟木镇具有浓郁的热带、亚热带特点,年平均气温为20摄氏度,最高气温为29摄氏度,最低气温为零下3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为1530毫米,多集中在5-9月份,因此气候温暖温润,四季如春。
小镇的房屋依山而建,有平房有楼房,有木房更多砖房,从半山腰向上排列,高低错落,层层叠叠。房屋四周林海环绕,遮遮掩掩,有哈达似的带状白云逶迤其间。
当地口岸办的同志向我介绍,这里的森林面积近3万公顷,覆盖率为80%,树种有楠木、白玉兰、冷杉、铁杉、红松、毛竹、箭松、红白杜鹃等。森林里生长着香菇、白菇、红菇、灵芝、猴头、黑白木耳等植物,生活着小熊猫、羚羊、岩羊、獐子、帕布鸡、长尾叶猴、太阳鸟、鹦鹉等稀有动物。
标志着我国主权的樟木口岸于1966年设立,为一类陆路口岸。它的东西南三面与尼泊尔王国的新都巴尔恰嘎、多交接班卡两上县山水相连,边境线长110公里。从这里出口的货物大多为为国工日用品和小百货,进口的主要有面粉、水果、蔬菜、糖果、饼干、植物油,以及部分第三国转口商品,如日本的汽车、德国的化妆品等等。1996年的进出口货物总量为3万多吨,边贸决值达到了3亿多元人民币。
到樟木的第二天清晨,我被一阵清脆的鸟叫声惊醒,见同屋的小郭睡得正香,便提了照相机,悄悄地走出屋来。
清晨的樟木镇,犹如喜玛拉雅山怀抱中一个孩子,睡得那么安稳、甜蜜。一夜的小雨让树叶树枝山石土地都喝饱了水,连空气也温漉漉的,让人觉得攥在手里可以捏出水来。凝神细听,密林中正有无数露珠水滴从绿叶上滑落下来。鸟儿东一声西一声地鸣叫着,却怎么也找不到它们的踪影。太阳还未露面,却早已把高处山顶上的云彩染成了五颜六色。
早晨是小镇能见度最高的时候,顺着满山的青翠向上看,是一排更高的积满冰雪的山峰。俯瞰谷底,有一条发亮的水流蜿蜒着向山外流去,那就是麻章藏布(波曲河)。
樟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位于樟木镇的最上一层,是一座三层的小楼,楼顶上飘着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小楼临街,街的对面就是樟木局的职工宿舍。由于宿舍所处的位置在办公楼的上方山坡上,虽只有两层,却比三层的办公楼高出许多。在头顶上方,是我们来时经过的边境检查站和盘山公路。
樟木镇在麻章藏布的左岸。
站在樟木局宿舍有的平台上,可以俯瞰到小镇的大部分地方。平台约有三百多平方,是樟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13位干部职工活动的场地。在这里,我自入藏以来第一次挥动了羽毛球拍。
麻章藏布右岸的山崖上悬挂着几条白色瀑布,有的在浓密的树木间断断续续;有的长剑似的笔直地插向谷底;有的则顺应山势;飞快地紧跑一阵,又缓缓地横走一段;有的则像是作三级式跳远,一跳一落一跳一落的,在它落下的地方激起一堆水花。
来樟木那天,在临近目的地的时候,我们曾领略过瀑布跌落下来的力量。那天车行进在环山路上,周正云突然让我们把车窗关上,说他要洗洗车了。
说话间,车子拐过了一个弯,前方路上一股水流自天而降,离得还远已听到了它的呼啸声。护路工人在瀑布跌落处搭了一个木头棚子来保护路面,让人始料未及的是这样做的结果是形成了一个天然洗车场。我们的三菱吉普车开进木棚就停了下来,顿时车顶上响起了嘭嘭嘭的响声,似有人用无数木棒砸向我们。但也不是所有路上的瀑布都可以洗车,似有人用无数木棒砸向我们。但也不是所有路上的瀑布都可以洗车,在另一瀑布处,我们的吉普车不但没停,反而加快了速度。周正云说,这处瀑布里常常夹杂着石块。建议不熟悉情况的司机最好不要用这种方式洗车。
在正常情况下,山水都会寻着走惯的路以瀑布的形式落入波曲河中。如果连降大雨的天气,山上的水就没这么规矩了,它们来不及汇集到瀑布处,就像收不住脚的狮群,顺着山坡猛扑下来,沿路拔起了树木,卷起了石块,揭起了泥土,甚至把一面面山坡直接推拥起来,这就是泥石流和大塌方。
现在已调回拉萨的次仁卓玛给我讲过她的一次历险:
“1991年夏季的一天(由于事情已过去几年,她记不清具体日期了),我和达娃从樟木上来,遇到了泥石流,我躲在一块大石头的角角里,许多石头从头上落下去。等泥石流稍稍停下时,我爬起来拼命跑出来。一阵更大的泥石流又冲下来,回头再看刚才我藏身的地方,已经不见了。”
在拉萨市里西藏检验检疫局的办公室,想起那次遭遇,次仁卓玛仍余悸未消:“那次我真吓坏了!”
对人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的还有飞石,有时泥石流虽未形成,但山体松动会使一些石块流落下来,有时雨水也会冲动一些石块,在夜间,常常会看到石头滚落时因相互撞击而冒出的火花。
小普次是1982年樟木建局时就来这里的老樟木,谈起当年创业的情况很动感情。
“来这里时我也就十八九岁,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梁局长当时领我们在这里搞基建。那时的樟木很穷,很荒,只有一家国营外贸公司,记得梁局长对我们说:建好房子,立个碑,把你们的名字都刻在上面。”
小普次坐在当年自己亲手建起来的办公室里,回忆起往事,苦涩中流露着自豪。他很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身上穿一件背带式西裤,大背头梳得一丝不苟。由于几次去内地学习,他的汉语讲得很好。他点燃了一支烟,深深地吸了一口,眼睛向窗外凝视着。
“有一年,是1987年还是1988年,记不清了,12月大雪封了山,我一个人在这里守了6个月。那年雪很大,两边的路都封死了(指去尼泊尔和回拉萨的路——笔者注),只有我一个人留守,一点儿青菜都没有,每天吃饭都是面粉,后来真是弹尽粮绝的感觉。第二年五月份通车见到回来的人,那个高兴劲儿呀……那年我被评为全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先进工作者。”
小普次的叙述跳跃性很大,常常一件事没谈完就又在谈另一件事了,但我不想打断他,就让他一个人自由自在地到过去的岁月中去散会儿步吧。
“大概是1989年,那年雨大,背后的山常常塌方,一塌方就朝下滚石头,雨下得厉害时,晚上没人敢睡觉。从咱们这儿下去60米左右是外贸仓库,这60米路正是塌方区。但是有任务还得下去检验,有时走路遇到飞石,一急就把衣服顶在头上,衣服能挡住石头吗?(笑)一天晚上又下大雨,山上落下不少飞石,其中一块大石头正落入一个守仓库的小伙子宿舍里,都以为他被砸死了,谁知他命大,没伤着他。”
“有一次我和多吉(现任西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局长助理——笔者注)隔着一张桌子面对面坐在宿舍里聊天,当时上边正在盖房子,一块大石头滚下来,轰地一声穿过房顶正落在我俩中间的桌子上。事后想想真后怕,那块石头有一米见方,人家后来赔了我们一张桌子。”
说到这里,他推开窗子,向山顶上指着说:“你看见了吗,山顶上有块大石头,在这儿看着好像不大,其实足有两层楼那么高,悬在那里,正冲着咱们这个方向,不知什么时候会滚下来。”
于是在樟木的几天里,我常常会不由自主地抬头去看那块巨大的悬石。
小普次1963年生人,至今未婚。问他原因,他说没条件结婚,“回拉萨呆一年两年的,刚谈得差不多了,又下来了,一呆又是两一年,通信又不方便,还不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