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生涯规划命运高考出国留学个人奋斗 |
分类: 《改变命运的人生兵法》转载 |
励志篇六 必要条件三:盲目乐观的心态
我们人生要有乐观精神,甚至达到“盲目乐观”的境地。
有人问,为什么要如此极端?
只能盲目乐观,去无视那九十九次的失败,只看到那一次成功的机会,才能在挫折多于成功的奋斗中,始终有坚持下去的勇气和力量。
一个将领在决战前夕,面对险恶的战情,明知道胜利渺茫,也不会把真实情况告诉士兵。士气可鼓而不能泄,而士气将直接影响到战斗结果。他必须以盲目乐观的精神,激发起士兵打败敌人的勇气和必胜的决心。他的士兵们在投入战斗前也许是盲目的,但也只有这样才有侥幸的希望。
进取心态和乐观态度极其重要,这是前进的动力,也使自己的能力得到充分地发挥。但是,如何在最困难的时候,能够看到光明,能够看到希望,从而有坚持到最后的勇气和力量?
那就要积极思维(Positive Thinking)。西方人强调自信,可自信心来自于积极的思维。只要以积极的方式去思考,就会建立起成功的自信,才能把注意力始终集中于如何实现目标,也才能始终保持乐观的态度,甚至以“盲目乐观”的精神去追求。
一些国外朋友,了解到我早年的经历,会问我:为什么你没有怨恨?这使我想到,好些有过类似经历的海外中国人,谈起过去,对那个时代和制度往往表现出刻骨仇恨的样子。而我真的没有那种感觉,我只是理性地分析中国特定的文化背景、社会制度,从客观的角度来解释这一历史的发生。那时我也不明白,我们态度为什么会如此截然不同?现在我知道了,因为我有积极思维。
谈到积极思维,我还必须提到我的母亲。她经历了那个动荡的政治年代,因而总的来说,不是很乐观的。但是,在“□□”运动中,当“读书无用论”和“知识越多越反动”的思潮盛行社会时,她一直鼓励我要学习文化知识——“因为社会到最后还是要靠知识吃饭的。”在那个时代,很少人会这么看,能坚持这么想。我到后来也几乎绝望了,可她的信念从没有动摇过,一直这么地说,一直这么地鼓励我。那才是乐观,而且是盲目的乐观呀!
最后,中国果然发生了变局,大学重新恢复了高考制度。由于我能坚持自学,才能以初一的教育程度,考上大学,改变了命运。
当然,人也可以表现出积极乐观的样子。但我们只能暂时地掩饰自己的情感,只能在某些时候,某些地方伪装自己,却无法在所有时候、所有地方都保持着伪装。要始终保持进取态度,就要建立起一套积极思维的方式,从而能够自觉调整心态,能够面对人生的挑战和压力。
举一个例子,我这本书也曾在美国的中文网站CND.com部分转载,却引起了轩然大波。在大量的评论文章中,还有不少词语激烈的批判,甚至是人身攻击。我起初觉得难以接受,我坦诚地回顾过去,谈出自己的经验、教训、错误,以此总结出人生的感悟。我的推心置腹,却成为某些人的炮弹,他们站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唱着高调,以类同于“□□”运动中的语言对我大肆攻击。读着这样的文章,我心惊肉跳、面红耳赤、心里很难过。
可我忽然又想到,我从来还没有过如此经历,这是我人生的新挑战,也是对我心理承受能力的考验。想到这里,我就释然开怀,心静如水了。我事后意识到,我如此去想,是在调节心态,就能找到平衡点——这就是积极思维。
阿Q精神万岁
鲁迅在《阿Q正传》中塑造了阿Q这样一个农民人物,他懦弱、自私、愚昧、狡猾,常以“精神胜利法”,即心理调节和自我暗示来获得心态的平衡。他后来却被人当作了中国人的劣根性的代表。今天,“阿Q精神”已经家喻户晓,完全变成一个带负面意思的概念。其实,阿Q形象能在中国广泛地流传开来,并成为大众嘲笑的对象,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人的民族性格。
-
“你因为踉跄一绊,从而避免了跌到。(英国谚语)”
-
“人的内心是怎样想的,他就会成为怎样的一个人。(詹姆斯·艾伦)”
-
“幸福不在于你是谁或拥有什么,完全在于你如何去想。(戴尔·卡耐基)。”
-
“除了相信自己的美丽外,没有其它什么能使一个女人更为漂亮。(索菲亚罗兰)”
-
“要是火柴在你的衣袋里燃烧起来了,那你应当高兴,也要感谢上帝,多亏你的衣袋不是火药库。要是手指头扎了一根刺,那你应当高兴,多亏这根刺不是扎在眼睛里。要是有穷亲戚到别墅来找你,那你不要脸色发白,而要喜洋洋地叫道:挺好,幸亏来的不是警察......依此类推,朋友,照着我的劝告去做吧,你的生活会欢乐无穷(契诃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