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碑文的经历

标签:
翻译国家图书馆回忆历史英文 |
分类: 语言 |
那是在20年前,一个领导给我电话,说图书馆大石碑前的草地旁边要做一块金属牌,说明国家图书馆的历史概况,晚上打上灯光照明。
文字不多,但是翻译不是好做的事情。
我告诉领导,这翻译要准确,不然别人会笑话的。是否能给我时间查一下档案,例如“京师图书馆”当年的英文名字,是否有现成的翻译。
可是领导说,时间紧,今天下午马上要做出来,后天就要有活动,凑合着弄一个就行。
我坚持我的观点,领导不高兴了,以为我摆架子,不合作。我还是妥协了,虽然心里总有一个疙瘩。于是,就出了一个不伦不类的金属牌。后来,我查到的正确的名称,领导说不换了,太麻烦。
过了一阵,新领导到任,让人转告,说那翻译有问题。我马上问:“到底哪里有问题?”新领导说:“我不懂英文,但是我知道那个名称是错的”。于是,我马上告诉老领导,说那个地方错了,希望重新制作金属牌。可是老领导觉得那东西不起眼,没有必要大动干戈。
若干年后,图书馆建筑改造,大门口的草地也变成了工地。又过了几年,改造完成后,那金属牌也不复存在。恢复草地的时候,也没有人再提这事情。也许领导知道这事情,有意不提了。
这事情虽小,但说明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翻译的事情不可轻视;第二个问题,不同领导的指示经常是冲突的,因为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第三个问题,领导布置做的事情,即使不合理,即使无法完成,也要想方设法去完成,但也是有代价的。
后来,涉及图书馆内部翻译的事情,我尽量不过问。眼不见为净。
前一篇:任何事物总会有人找到不同的用途
后一篇:谈金铠老师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