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编目历史 |
分类: 编目 |
今天参加了一个关于文献编目思想史的研究课题的鉴定会,觉得在这个时机进行这样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也是适时的。课题参加人员来自国家图书馆的很多部门,还有来自其他系统的图书馆编目专家,不仅在研究内容上体现了中西融合,而且在研究队伍上也出现了融合的趋势。
这是一个编目热点问题汇集的时代。只要有心,都可以在编目领域内做一些事情。这也是一个大批涌现编目人才的时代,只要抓住时机,就会有所作为。我相信,经过若干年,我国与国际编目界会越来越融合,我国各个图书馆系统的编目观点也会越来越融合。
不过,编目到底有多长的生命力?我无法估计。也许过10年以后,编目工作会被边缘化,这要由历史去检验,去证明。但是从过去的历史可以看出,图书馆许多研究员都是靠编目发家的。用一句通俗的话说,“一个字段造就了一批研究员”。不管这句话是否恰当,它起码描述了一种现象。
我个人认为,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用这样的研究来造就自己学术地位的做法对事业不无害处。一大批论文对于“培养人才”是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对于事业发展到底有什么作用?我们做编目工作是为了研究,还是为了读者使用?我们提倡扎扎实实的研究,要有一定学术地位的人去研究,才能引导良好的学风,指明学科的前进方向。
本人由感而发,请勿对号入座。
前一篇:国家图书馆年终考核提前开始
后一篇:ISBD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