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破万卷(6354)·《水饰》

(2022-04-13 07:21:22)
标签:

文学

隋唐

小说

佚名

分类: 读书笔记

读书破万卷(6354·《水饰

水饰》,隋朝时期的一种宫廷傀儡戏,鲁迅《古小说钩沈》列入魏晋文言小说。辑得一篇,据《太平广记》引《大业拾遗》。

 《水饰》原文:

神龟负八卦出河,授伏羲。             黄龙负图出河。

玄龟衔符出洛水。                     鲈鱼衔箓图出翠妫之水,竝授黄帝。

黄帝齐于元扈,凤鸟降于洛上。         丹甲灵龟,銜书出洛,授仓颉。

尧与舜坐舟于河,凤凰负图,赤龙载图,出河并授尧。     龙马銜甲文出河授舜。

尧与舜游河,值五老人。               尧见四子于汾水之阳。

舜渔于雷泽。                         陶于河滨。

黄龙负黄符玺图,出河授舜。          舜与百工相和而歌,鱼跃于水。

白面长人而鱼身,捧河图授禹,舞而入河。 禹治水,应龙以水画地,导决水之所出。

錾龙门疏河。                        禹过江,黄龙负舟。

元夷苍水使者,授禹《山海经》。      遇两神女于泉上。

天乙观洛,黄鱼双跃,化为黑玉赤文。  姜嫄于河滨,履巨人之迹。

弃后稷于寒冰之上,鸟以翼遮而覆之。  王坐灵沼。于牣鱼跃。

太子发度河,赤文白鱼跃于王舟。      武王渡孟津,操黄钺以挥陽侯之波。

成王举舜礼乐,荣光幕河。            穆天子奏钧天乐于元池。

猎于澡津,获玄貉白狐。              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

过九江鼋龟为梁。                    涂修国献昭王丹凤,饮于浴溪。

王子晋吹笙于洢水,凤凰降。         秦始皇入海见海神。

汉高祖隐芒砀山泽,上有紫云。       武帝泛楼船于汾河。

游昆明池,去大鱼之钩。             游洛水,神上明珠及龙髓。

汉桓帝游河,值青牛自河而出。       曹瞒沿谯水击蛟。

魏文帝兴师,臨河不济。             杜预造桥成。

晋武帝臨会,举酒劝预。             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

仙人酌醴泉之水。                   金人乘金船。

苍文玄龟,銜书出洛。               青龙负书出河,并进于周公。

吕望钓磻溪,得玉璜。               钓汴溪,获大鲤鱼,腹中兵钤。

齐桓公问愚公名。                    楚王渡江,得萍实。

秦昭王宴于河曲,金人捧水心剑造之。  吴大帝臨钓台,望葛玄。

刘备乘马渡檀溪。                    澹台子羽过江,两龙夹舟。

淄邱訢与水神战。                    周处斩蛟。

屈原过渔父。                        卞随投颍水。

许由洗耳。                          赵简子值津吏女。

孔子值河浴女子。                    秋胡妻赴水。

孔愉放龟。                          庄惠观鱼。

郑宏樵径还风。                      赵炳张葢过江。

阳谷女子浴日。                      屈原沉汨罗水。

巨灵开山。                          长鲸吞舟。

总七十二势,皆刻木为之。或乘舟,或乘山,或乘平洲,或乘磐石,或乘宫殿木人,长二尺许,衣以绮罗装以金碧,及作杂禽兽鱼鸟;皆能运动如生,随曲水而行。又间以妓航,与水饰相次;亦作十二航,航长一丈,阔六尺。木人奏音声击磬撞钟,弹笙鼓瑟,皆得成曲;及为百戏跳剑,舞轮,升杆掷绳,皆如生无异。其妓航水饰,亦雕装奇妙,周旋曲池,同以水机使之。又作小舸子,长八尺七艘,木人长二尺许,乘此船以行酒。每一船一人,擎酒杯,立于船头;一人捧酒钵,次立;一人撑船在船后;二人荡桨在中央,绕曲水池回曲之处。各坐侍宾客,其行酒船随岸而行,行疾于水饰;水饰绕池一匝,酒船得三遍,乃得同止。酒船每到坐客之处,即停住;擎酒木人于船头伸手遇酒,客取酒饮讫还杯,木人受杯回身向酒钵之人取勺斟酒满杯,船依式自行。每到坐客处,例皆如前法。此并  岸水中,安机如斯之妙;皆出自黄袞之思。宝时奉敕撰水饰图经,及检校良工,图画既成,奏进;敕遣共黄袞相知于苑内,造此水饰,故得委悉见之。袞之巧性,今古罕俦。(并《太平广记》引《大业拾遗》)

  水饰为原三国魏晋时的 “水转百戏”发展而来。据《太平广记》 引 《大业拾遗》 载: “以三月上已日,(炀帝)令群臣于曲水,以观水饰。” “水饰”即指在水上表演的木傀儡。当时制作的木傀儡扮演了“黄龙负图”、“元龟衔符”、“大鲈衔箓”、“凤鸟降洛”、“凤凰负图”、“赤龙载图”、“姜嫄履巨迹”、“禹疏九河”、“武王渡孟津”、“西王母过瑶池”、“洛水神献明珠” ……等七十二个故事,演出伎船达十二条之多,每船一丈,阔六尺。根据不同故事情节而设计制作的木傀儡“长二尺许,衣以绮罗,装以金碧”,个个都能“运动如生”,“击磬撞钟,弹筝鼓瑟,皆得成曲”。有的在表演 “百戏”,有的在跳剑舞轮,有的则升竿掷绳,“皆如生无异”。其结构之精,技术之高达到了 “今古罕俦”。

评: “水转百戏”发展来,炀帝群臣观精彩。 水上表演傀儡戏,七十二故事演异彩。

伎船多达十二条,长丈阔六一排排。木偶衣绮装金碧,结构精巧“今古罕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