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视恐惧症当事人该如何认识和发现自己?

标签:
对视恐惧孟子心存善念认识调节 |
分类: 心理问题疏导 |
健文:杨老师您好,我是对视恐惧症患者。我有时候我会在眼神中透露出敌意,让身边的朋友感冒害怕,而且我自己不是这样想的,但是会导致身边的人感觉这样想。
杨永龙:你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感受到这种情况的呢?
健文:高二的时候,高二学习压力大,之前初中都是前几名,高中是重点高中,排名就不是很好,心理落差大,所以开始自卑,感觉别人看不起自己,身边的人对自己不喜欢,然后就出现对视恐惧。我现在研三快毕业了,但是依然解脱不了。尤其是最近谈了个对象,要见面了,心里很喜欢他,但是很恐惧见面之后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杨永龙:孟子在《离娄章句上》中说“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翻译过来的意思是“观察一个人,再没有比观察他的眼睛更好的了。眼睛不能掩盖一个人的丑恶。心中光明正大,眼睛就明亮;心中不光明正大,眼睛就昏暗不明,躲躲闪闪。所以,听一个人说话的时候,注意观察他的眼睛,他的善恶真伪能往哪里隐藏呢?”
健文:杨老师是说我心中邪恶?
杨永龙:孟子的这个论述,被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达芬奇注解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你心存善念,对他人真诚、友善、尊重、有礼貌、不在背后说任何人的是非长短,你说眼睛里表现出来的是什么呢?
健文:明白了。但是老师,我心中没有诽谤,议论他人,我依然希望他人过得很好,但是眼睛不舒服。
杨永龙:我知道你心地非常善良,情感丰富,我还知道你脑袋瓜非常聪明、思维能力特别强、十分的有理性,你的问题的根本就是跟着大脑自然功能的毫无意义的杂念而走了,根本不存在你所想象的这种情况。
健文:杨老师,我应该怎么做才能摆脱这种情况?
杨永龙:清楚认知自己的天生特点——心地非常善良,情感丰富,坚信自己对自己所遇到的任何人都是真诚、友善、尊重、有礼貌的,在自己的视觉中所表现出的也是非常正面积极的东西,然后坚定地在自己学习和人际交往之中尽最大努力做好自己所做的和该做的。
健文:谢谢杨老师。老师让我心胸坦荡,做正派人,干积极事,如此这般,便会逐渐走向正轨。
杨永龙:你的这种情况的出现实际上是上天为了不让你充分挖掘或开发最优秀的潜质——脑袋瓜非常聪明、思维能力特别强、十分的有理性而设置的障碍——敏感多疑主观固执谨小慎微和过分完美主义——使然的,是现实之中根本不存在的。所以只要自己心存善意、对人友善,那么就坚定地按我说的去把当下所做的事当作生命之中的唯一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做,只要你持续日复一日的坚持行动下去了,不仅你的这个问题会得到圆满解决,而且也会成为名副其实的最优秀的人了。
健文:杨老师是让我积极乐观,做积极事,还要将精力花费在自己的事业上,而不是过分纠缠脑海中毫无意义的杂念。谢谢老师!
杨永龙:你非常聪明,属于一点就透的类型,只要你心存的是善念和友善,那么你的眼睛里就是满满的善意,这是你需要坚信的!剩下的就是你尽自己最大努力挖掘和开发自己最优秀的潜质了。
健文:谢谢老师,祝老师生活幸福,平安快乐。
杨永龙:我也祝你立即行动起来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在挖掘和开发自己最优秀的潜质的历程中收获满满,成为名副其实的最优秀的人!
健文:谢谢杨老师,我一定按您说的坚持投入做事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