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的孩子经常处于怕东怕西的紧张状态该怎么办?

标签:
紧张状态怕分离焦虑举例引导 |
分类: 强迫 |
温荟:杨老师您好,我家的小男孩上三年级了,可是他老是处于紧张状态,怕东怕西。
比如看到电视里有讲地震了,就听听担心我们所住的地方会不会地震,住的地方安不安全,十分害怕。
比如在书上看了说吃剩菜不好,结果他之前吃了点剩菜,他会害怕自己会不会要有大问题,和他说了没有问题,他还是不信,害怕得缩在床上,胃也变得不舒服。
比如前段时间禽流感,他说他春游时经过一只鸟,他就十分担心,担心自己会不会得禽流感等等,太多的例子。
现在发展到一包饼干,拆开吃,到了当天下午他就不敢吃,说是可能会过期,像水之类的也是的。安慰他没用,我们喝给他看告诉他没事也不行。他吃每一样的东西都要看成分,看有没有过期,看成分有没有什么冲突,只要有一点他不想看到的,坚决不吃。感觉他愈演愈烈了,可怎么办?
还有就是一直有分离焦虑,这些问题都有咨询过,但到现在一直没有解决,没有缓解,只有加重,怎么办怎么办?假如家里有人要出差或者出门旅游,他会表现得很不自然,会哭、会吃不下饭。假如把他送在老家,他也会几顿不吃饭,而暑假结束来接他走,他又吃不下饭很痛苦很难受的样子。他总是不说话,总是让我们猜。以前吧有点不高兴而已,现在发展到不吃饭。以前出门玩二天或者出差几天是没事的,现在连这个他都不行,不知他怎么了?求老师帮助。
孩子幼时是保姆带大的。我基本上没有带过。而这个保姆也是一直恐吓他的。越是如此他越留恋保姆,保姆几乎不和他说话和交流,导致四岁也不会说话。
杨永龙:这些恐惧与孩子的成长过程,特别是缺乏母亲的养育有极大的关系。
温荟:后来我回到孩子身边才发现这个问题,并辞掉了保姆,孩子由于保姆的突然不见一直很伤心。后来又重找了一个保姆,几个月后他才慢慢信任新保姆,而一年后新保姆又不辞而别,孩子再次伤痛。后来就决定自己自己带孩子。以前的问题很多,现在比那会好多了。我想孩子能够更好更快乐一点。
杨永龙:是啊,孩子在成长着也在进步着,可你真正看到孩子的成长与进步了吗?
温荟:对呀。比如说话,比如不再厌学,比如愿意走出家门,比如现在会懂得开心的笑。这些都是进步,以前天天有的只是沉默和发呆。
杨永龙:你的孩子的情况,他年龄比较小,QQ上疏导效果不是很好,我认为你带孩子就近找心理咨询师面询一下吧。
温荟:心理问题?
杨永龙:是心理问题,也就是对负面的东西的过分的关注敏感和害怕,所以才造成了目前的问题。心理问题是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具有或面临着心理问题。什么叫没问题?就是遇到问题积极主动地利用各种方式方法解决问题,这才是没问题。
温荟:嗯。是的是的。他就是对负面东西感觉兴趣。他平时看新闻就喜欢关注车祸,小偷,地震,看电视情节是呕吐之类的。特别怕死,怕生病呕吐之类的。不知道是不是我们过于关注还是啥,叫他不要盯着一样看,要多面的看。以前找过心理咨询师,他说让他放松就好了。我有想过去医院,他说不要随便给孩子贴标签。我的小孩是个小病号,一直生病的,长得很瘦弱。
杨永龙:如果你们要引导的话,需要运用现实生活之中的常识来对孩子做引导,比如,温室里的花,为什么在大自然的环境之中不能良好的生存?农村的孩子成天在尘土之中玩耍,喝的是涝坝中的水,吃的东西用手搓把搓把就吃了,馒头长出了毛也吃下去了,为什么会比城市的孩子健康强壮?怕死怕病怕自然灾害,是每个人都会怕的,为什么别人没有成为他这个样子,就是因为别人带着怕对怕不管不顾不理不睬的做自己此时此刻的事儿,所才没有什么困扰。只要我们对孩子进行智慧的引导,那么孩子的问题也就不会成为什么问题了。
温荟:我就是不会智慧的引导。
杨永龙:所以我这不是给你在提点嘛!
温荟:说得多了,心里就毛躁了。也会这么想,为什么别人不这样就他这样?让人着急,有时说话难免会斥责他的。
杨永龙:其实这种想法和念头每个人都会有,想了就想想,不想就不想,没有什么绝对的标准,非得这样或非的那样。
温荟:你的意思是先认可他这种思想的存在?
杨永龙:是的,这是很正常的心理表现,每个人都存在着,让孩子不去管它,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去。
温荟:就像他看过食物相克,说西红柿和土豆不能一起吃。他中午吃的是土豆,到晚上我烧的是西红柿,他竟然还说会相克坚决不肯吃,我说都早消化掉了。他还是不肯吃。还有和我们分开,或者和其他亲近的人分开他就会难过一天,我认为反应也有些重了,总觉得不正常。
杨永龙:对于食物相克,2018年3月15日,央视3·15晚会一号消费预警发布:食物相克说法都是谣言。过度关注食物相克,会影响我们摄入食物的多样性,食物相克传言是站不住脚的,也是不可信的。所以你们做父母的需要与孩子探讨科学知识,相信科学才是关键。
温荟:他就是这般疑心病,疑心病大得很,真气人。还有就是防腐剂,我随口说一下山梨酸钾不好,结果他养成了不管吃什么都要看成分,只要有一概不吃,有的药里也有这成分,他也不肯吃,哭笑不得。这是个让我又气又好笑的小男孩。
杨永龙:是啊,这就需要给孩子讲解事物的一分为二,这合适的范围之内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是有利的,超出了这个范围则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害。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也不是非此即彼的,
温荟:嗯。老师您说的有理。
杨永龙:最关键的是我们对孩子做智慧的教育和引导。
温荟:我可能讲得没耐信而且不具体,我试着像您说的慢慢和他说。
杨永龙:是啊,孩子年龄小,要把科学知识内化成自己的东西,这是需要我们根据具体的实例来做循序渐进的引导的。
温荟:嗯,我知道我哪里的问题了。谢谢您,我再试试,有什么问题我再来找您请教。